「增潤課程」反應佳<br>14中中10%時間英語授課

「增潤課程」反應佳
14中中10%時間英語授課

十四家中文中學試行「增潤課程」,讓母語教學下的學生初嘗英語教學滋味;其中一家參與試驗計劃的景嶺書院,老師自製各科生字簿,要學生隨身攜帶,期望學生升上中四前已掌握到三千至四千個英文詞彙,校長許耀賜坦言,如果可以,仍希望轉為英文中學。

教材較生活化
增潤課程目的是幫助中中學生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環境,也可說是中英並行的試驗,在中二、中三撥出約一成上課時間以英語授課,內容由科技大學編製,是較生活化和生動跨學科教材。
景嶺書院自上學年起推行增潤課程,綜合科學科老師施美香說:「開始時,學生都有啲驚、有啲怯……但教咗幾堂,學生就開始掌握到,上課前會查定字典。」該校副校長朱啟榮表示,讀過增潤課程的學生,升上中四後「對英文嘅抗拒同恐懼感冇咁大」。

校長想轉英中
中四學生黃楚珩認為,「如果早啲有呢個課程,慢慢滲啲英文入去會好啲」,但在初中階段,「用英文教唔係咁吸收到」。中三學生馮曉聰及林和樂則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如果可以選擇,他們寧選英語上課。景嶺書院校長許耀賜表示,如可選擇,仍希望可轉為英文中學;該校創辦時取名「書院」而非「中學」,就是希望辦一家英文中學,並期望畢業生的英語及普通話都達到相當水平。
教育統籌局高級教育主任(檢討及策劃)容寶樹表示,其他中學可由本年九月起,向該局各區辦事處查詢增潤課程資料,但增潤課程的成效研究,則要到○四年才完成。
記者:譚秀嫺

《老師心聲》
地理科教師李美寶:「因應學生能力,調校英語深淺程度。」

綜合科學科教師施美香:「教咗幾堂,學生就開始掌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