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在周三反彈百餘點後,昨日又再度大幅回落,昨日大市總成交金額高達71億餘,表面看較周三的66億為多,顯示沽壓大增,幸好若扣除中國外運(598)首日上市所帶來的8.7億元交投量,則昨日港股成交亦不太大,約為62億餘(即71億-8.7億),反映大市這次下挫的沽壓並非如想像般大,惟個別大藍籌如滙豐(005)及中國移動(941)等的持續沽售壓力卻不容忽視。
綜觀近日港股整體市況,恒生指數期貨市場好像有點異動,較為明顯的首推未平倉合約的累積數量(以下簡稱未平倉合約)。港交所(388)發布的恒指期貨交易資料(MonthlyStatistics-HangSengIndexFutures)顯示,恒指未平倉合約在2002年大約維持於四萬多張,以2002年每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來計算,期指未平倉合約平均數量為46379張。以每個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來計,未平倉合約數量僅在2002年5月及11月這兩個月高逾50000張,分別為51536張及52114張。
可是在踏入2003年,恒指未平倉合約數量明顯增加,今年1月底的恒指未平倉合約數量已升至53757張,近日更增至59700張,若扣除月底因期指轉倉調期,令未平倉合約數量大增等短暫因素,59700張是2002年1月以來,期指在月中出現較高的未平倉合約水平。
部份朋友可能問,甚麼是未平倉合約?據港交所的資料,未平倉合約是指「未做對銷交易或未以相關資產進行交收的期貨或期權合約的總數。每宗交易都有買賣雙方,但在計算未平倉合約時,只計算單邊合約。」簡單來講,恒指未平倉合約數量逐步上升,反映近日沽空或買空期指「新」倉的數量增加。以目前情況為例,根據理論,當未平倉合約累積數量升逾平常數量(risingmorethanseasonally),如過去一年平均數量,同時期指同步下挫,則反映新資金正流入沽空期指。
相信部份讀者亦已猜到,近日流入沽空期指的新資金,是為美伊之戰而來,以博戰事一旦爆發,股市下挫圖利。在大量累積沽盤下,估計短期大市跌勢仍會持續,相信恒指跌破9000水平是遲早問題。
昨日3月期指收9030點,較恒指低143點,這低水情況好像略為大了一點。假若TSCI提供的資料無誤,則此乃近數月3月期指低水最嚴重之情況。雖然有不少大藍籌股將在近期公布業績,故期指低水部份是反映個別大藍籌股如滙豐、恒生(011)的派息,可是亦不會引致3月期指低水達143點這麼多,可見後市殊不樂觀。
上述期指未平倉合約的資料是來自港交所的網頁(
唉!又到了這尷尬位置,欲講新題目,篇幅又不足夠,就此停筆,老編又不肯收貨。現不如一談中國移動,近日中移動持續下挫,短期正考驗去年10月低位17.55元,以其過去數月所形成的頂部形態計算,估計頗大機會下試97至98年間的橫行區,才有較強支持。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