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製造更多仇恨

別製造更多仇恨

綠色和平項目總監 盧思騁

美國以伊拉克擁有或正發展核武、生化武器等大殺傷力武器為藉口,全面開動戰爭機器,準備武力攻伊。綠色和平反對這場不公義、不合理、不合法的戰爭,因為戰爭將會造成大量的人命傷亡及環境災難。
一場常規戰爭可能造成二十萬以上的人命傷亡,當中絕大部份是無辜百姓,九一年的海灣戰爭就殺死了二十萬伊拉克平民,引發的饑荒、疾病和社會混亂可能殺死另二十五萬人。如果戰爭涉及化武或核武,死傷人數更可能高達四百萬,而且核輻射及有毒化學物的污染將會禍延後世。
正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南非總統曼德拉所說:「布殊攻擊伊拉克的意圖顯然是希望討好美國軍火業和石油業。」伊拉克擁有已知的全球石油儲存量十分一,美國石油公司及親美的伊拉克反對派已在準備瓜分油田的方案。全球最大投資銀行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家說,伊拉克「更換政權」,受益最大的是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該公司不但在二千年大選中向共和黨候選人捐款一百二十萬美元,亦是布殊反對有關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的幕後支持者。對伊動武是為誰而打,昭然若揭。

應遵守國際條約
綠色和平贊成解除伊拉克的軍備,也贊成解除所有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國家的軍備。但對掌握或懷疑掌握大殺傷力武器國家進行先發制人的軍事打擊,其實於事無補,因為這樣需要對不同國家不斷進行軍事干預。目前沒有參加任何形式國際監管卻擁有核武的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而北朝鮮則公開表示想取得核武。布殊政府曾表示現在世界上至少有十三個國家正進行生物武器研製。難道布殊打算對這些國家逐一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
國際條約是控制大殺傷力武器最有效的工具,可惜美國不但沒有嚴格遵守和完善這些架構,反而千方百計去削弱和破壞,甚至單方面退出有關條約,使它們失去國際效力,布殊政府無視、退出或破壞的國際裁軍協定包括:《生物武器公約》、《非核擴散條約》及《反彈道導彈條約》。
如果美國真正關注大殺傷力武器,他們應先保證自己嚴格遵守國際協定。藉詞伊拉克(或北韓)發展或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而動武,顯然是賊喊捉賊的虛偽行為。對於銷毀大殺傷力武器,世界需要一個多邊參與、貫徹公平的方案,對伊開戰只會弄巧反拙,和平根本不會出現,更會造成更多破壞與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