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年首隻大型新股中外運(598)昨首日掛牌,逆市造好,最高見2.35元,收報2.25元,較招股價升2.7%,成交金額達8.7億元,佔港股總成交12%。
中外運董事長張斌透露,該公司未來5年的資本性開支達29億元(人民幣.下同),主要用於6個範疇,貨運代理佔其中25%,約7.25億元,其次是物流,佔20%,速遞、倉儲碼頭及科技各佔15%,其他業務佔餘下10%。
張斌預期,內地速遞市場發展迅速,若國內經濟增長7%,速遞市場今年可望出現20%至30%增長,因此,中外運無懼同樣有意來港上市的中國郵政所帶來的競爭。他說:「以電訊市場為例,中移動(941)、聯通(762)及中國電信(728),大家都很好,大家都有發展空間。」
他又指出,中外運與中國郵政的客戶群不同,中外運針對商業客戶,中國郵政則着重公共服務。計及合資公司,中外運在國內速遞市場的佔有率達60%。
中外運現時與敦豪(DHL)、UPS、OCS等國際知名速遞公司合作,引來市場人士關注這些外資公司會否在日後自立門戶,「過河拆橋」,反過來與中外運進行競爭,中外運總裁張建衞則幽默地回應說:「打橋要成本,拆橋也要成本。」暗示合作不輕易終止。
雖然中外運與UPS於98年底簽訂的合作備忘錄將於今年屆滿,但張斌強調,中外運將繼續與UPS合作,UPS也透過認購中外運的股份,成為策略投資者。他又透露,目前競爭對手Fedex原來是中外運最早的合作夥伴。但不肯透露雙方終止合作原因。他稱:「國內快件服務在過去10年已整合得差不多,快件市場開放了20年,服務供應商早就找到位置、誰跟誰合作,如果還未找到,就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