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剛:財赤引致利率震盪

任志剛:財赤引致利率震盪

【本報訊】在財政預算案快將公布之際,負責監管本港金融系統的舵手——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再次呼籲各界關注財赤可能引致的利率風險,指出「萬一財政預算案缺乏社會支持或欠缺公信力而觸發金融風險,可能會引致的是所謂利率震盪」,任總稍後接受《蘋果》查詢時說,並非察覺市場有特別異動,或有炒家部署衝擊滙率、利率才發表有關言論,他只是希望各界能更周密準備,管理潛在風險。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昨傍晚出席資本市場公會酒會時重申,政府當然有信心解決財赤,但對於財赤對利率市場可能構成的風險,他表示不會評論假設性問題,只說本港利率主要跟隨美國市場走,他亦不願評論其他官員所發表的言論。

不利聯滙謠言多次傳出
不過有財資界人士指出,反映港元強弱的一年遠期美電溢價能保持在現時偏低水位,某程度與去年底朱鎔基訪港發表的「撐港」言論有關,但預算案臨近,財赤難免會為遠期港元滙價及利率帶來一定壓力。
任志剛在昨天發布的專欄「觀點」內,以「面對更嚴峻的風險」作為羊年伊始的案語,他在文中指出,九八年改革貨幣制度後,雖減低利率對資金流出的敏感度,但流出金額若過大,「銀行同業拆息特別是短期資金的拆息便可能會大幅飆升」,在目前經營環境下,銀行因資金成本加重,很可能會提高貸款利率(包括按揭利率)。
中大經濟系副教授關綽照認同,財赤問題已事態嚴重,若預算案未能向市場顯示,政府有信心及能力解決財赤,並提出可行方案,聯滙會即時受壓,遠期美電當晚可能上升五至六百點子,抽高銀行同業拆息,惟料不會即時對本地借貸利息有影響。他說近期市場已多次傳出不利聯滙的謠言,雖然金管局推出的七招救市措施,已完善聯滙機制及避免利率長期高企,但海外市場及本港市民是否相信當局有足夠「子彈」維持聯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