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變動往往會左右金融市場走勢,故近期美伊局勢再度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事件。主流意見是,美伊開戰的成數甚高,但能否速戰速決則仍是未知之數。另有意見認為,往後有機會出現間歇性恐怖活動,但亦有可能和平演變。在不同的局勢發展下,投資者應該如何部署? 記者:袁國守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出:「相比91年(波斯灣戰役)的情況,今次戰事速戰速決的機會較低,因為伊拉克已有所準備,加上美國亦受到其他國家制約。但美國已騎虎難下,故打仗的機會很大,預期戰事將拖延一段時間,需時多久則取決於美軍的打法。」
至於出現和平演變的可能性,他相信機會不大,此外,他認為開戰前後或期間,有機會出現零星針對美國的暴力活動。「現時美軍部署已近尾聲,短期局勢相當危急。」
換言之,未來局勢大致有3個可能性:
(一)和平演變;
(二)開戰,速戰速決;
(三)開戰,但戰事曠日持久。
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投資研究經理潘國光表示:「最好的情況是以外交方法平息糾紛,或開戰後速戰速決;最壞的情況則是出現突發事件,原油供應也受影響。中間落墨的情況則是戰事要拖延1至2個月才能解決。」
「無論出現哪一種情況,投資者也應該以安全為上,把大部份資金投放在波動較低的一籃子短期優質環球債券中。進取者可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把2至3成資金買入高息債券,因這類債券介乎股票和債券之間,能緊貼股市方向,捕捉大市升勢,但波幅較細。」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則認為,不開戰及速戰速決的機會較大。「如果不打(仗),股市將會反彈,經濟可望復甦,這情況下投資者可以增持股票;若開戰並速戰速決,港股亦會反彈,除吸納股票外,還可認沽少許黃金。」
但若開戰後拖拉起來,投資者又可以如何應對?龐寶林認為:「股市將先反彈然後回落,要捕捉這樣的走勢,可買以宏觀為主題的對沖基金、外幣及商品期貨基金。至於黃金,宜待價格回落至320至340美元才吸納。」
新鴻基投資策略師李錦相信,美伊雙方開戰只是時間問題,而在開戰前,港股有機會急速反彈,上升至9600點,但預期會在1至2天內完成。他認為,其間可考慮個別落後股份,例如太古A(019)及和黃(013),但不宜選買滙豐(005),因為散戶已接了很多貨,反彈力將較薄弱。
黃金方面,李錦認為已見沽售壓力,不宜現時買入。至於開戰後股市的走勢,他相信不會急升,如拖延逾一星期更會下插,因此應選擇受政治因素影響較小的股份,如太古A(019)和中信國際金融(183)(前稱中信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