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沒有甚麼時事新聞,電台的政論節目卻沒有停,晚晚都要想一個主題,作為客座主持人的筆者於是向監製提議了一個題目,討論中年人轉業的問題,特別希望「烽煙」者之中有成功例子者,可以分享經驗,可以激勵一下其他人,結果不算成功,還是吐苦水的失業小市民為主。
這其實是一群被遺忘的人。政府的再培訓計劃,全部針對低技術低學歷的中年人,他們轉職比較容易,問題是工作機會不夠,高學歷的中產階級會是如何?這些被認為是社會上的精英,要在中年轉工已經困難,要轉換行業相信為數更多,他們的心路歷程是如何走過來的?青年人要勵志,怕他們適應不了社會的壓力,中年人就不用嗎?
轉行可能為勢所迫,最慘是大機構的高薪一族,安穩風光了十多年,住豪宅養車請菲傭,子女讀國際學校,一夜間被裁,發覺市場上萬多二萬的工作亦無法與年輕大學生競爭。叫他們馬死落地行是風涼話,難道去讀再培訓做酒樓部長?做護衞員?如何面對舊人?
有學歷又如何?跑去進修讀MBA就有人請?太專門的行業轉職更艱難,教師、社工、公務員,如何轉到另一個有同樣社會地位的行業?能夠放下身段做低職而心理上不介意嗎?在外國還可以移居別的城市,在新的環境中生活,香港太細,碰面都是舊人,一舉一動,難逃圈子中人的耳目。
最令人難受的是港人似乎並無同情心,同舟而不共濟,見朋友落難,心態是幸災樂禍多於同情。這些苦況,惟過來人明白,筆者正是這類過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