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旦出兵伊拉克,首要目的是對付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但不是攆他下台那麼簡單。英國《泰晤士報》周三報道,美軍作戰參謀人員認為,攻伊行動一旦進入地面戰階段,他們必須在四十八小時內殺掉侯賽因,否則戰事難免拖長,更難平定伊拉克局勢。
該報引述美國官員稱,前年底在阿富汗反恐戰中擒殺拉登不遂,今次「不容有失」。報道指美軍在戰事之初會發動大規模空襲,旨在摧毀伊軍指揮系統,地面部隊隨即會「直搗巴格達」;國防部打算空襲首天就向伊拉克空投糧食和藥物,以籠絡伊拉克民心,但若侯賽因不死,伊拉克人會繼續頑抗,或不敢支持美軍。
正式攻伊之前,美軍加強轟炸「禁飛區」內伊軍武備,八架戰機周二投擲共十六枚炸彈,摧毀南部巴士拉一個流動導彈系統。美英戰機一向主要轟炸「禁飛區」的地對空導彈,這次炸的卻是將來在地面戰中可威脅美軍的地對地導彈。不過,美軍中央司令部的解釋是,伊軍把系統部署在射程可及美軍和科威特的範圍。
現駐波斯灣的美軍航空母艦「林肯」號上的戰機,已恢復加入執行「禁飛區」巡邏任務。
在戰事一觸即發之際,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報道,美國情報發現伊拉克軍隊近期有連串異動:其一是把「飛毛腿」導彈發射台移至清真寺和古迹旁邊,此舉估計是想逃避美軍轟炸;其二是把大量爆炸品運到南部,極可能用來炸油田;其三是精兵共和國衞隊在巴格達周圍部署了雙重防衞網,新一層在巴格達方圓數公里外,有新碉堡和發炮點;最後,伊拉克的軍機分散停泊,想是避免遭美軍一舉炸掉。
美國國防部官員估計,美軍一旦攻伊,將激發侯賽因猛烈報復,如攻擊庫爾德族人,甚至向以色列與美國海外設施發射導彈。
澳洲國防消息人士透露,澳軍F/A18「大黃蜂」戰機將會參加第一波空襲伊拉克行動。有消息指,美軍參謀傾向趁三月第一星期月黑風高之夜開戰。篤定領導美軍攻伊的中央司令部司令法蘭克斯,周二向總統喬治布殊滙報軍情後,就會啟程到卡塔爾督師。
加拿大周二宣布派遣二十五名軍事參謀到駐卡塔爾的美軍中央司令部,協助籌備。
外交上,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周二表示,周五聯合國武器調查團團長布利克斯與巴拉迪再向安理會提交伊拉克武檢報告之日,亦是伊拉克的「關鍵時刻」。英國外相施仲宏則指「未來一兩周對伊拉克來說是嚴峻的最後限期」。
這日將是美國與反對攻伊的盟國「攤牌」之時。主和的法國周二向安理會提出建議增加武檢人數的決議草案;同日美國國安顧問賴斯約晤布利克斯,《華盛頓郵報》引述外交人士報道,賴斯此行是向他施壓,要他在周五報告中指伊拉克未自願銷毀大殺傷力武器。
中國外長唐家璇與俄、法兩國的外長,周五均會親赴紐約出席安理會會議。三國與德國同是安理會中的反對攻伊派。
英國《泰晤士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