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英雄》,實在是像麥太那隻火雞一樣,從聖誕到端午,已讓人大倒胃口。但是,火雞不會翻生,《英雄》卻撈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條消息足以讓那些懷着各種目的吹捧《英雄》的人美美地意淫一番了。可是,稻草畢竟是稻草,在大海中,它只能給落水者提供霎時自慰,瞬間快感過後,便是永遠的疲軟和滅頂之災。
在內地各大網站的娛樂頻道上,為此消息叫好的當然不乏其人,但更多的是斥罵。網上個別過激的言論當然作不得數,所以,很快便有擁張派的言論出來,將罵《英雄》的人定性為「賣國賊」。這種論調,是何其熟悉。筆者問過幾個罵《英雄》的網友,他們都是鐵杆的中國影迷,當年張藝謀因拍《紅高粱》等片而被官方媒體斥為「賣國賊」的時候,正是這些人,利用一切機會為張辯護。所以,筆者斗膽猜想,現在不遺餘力地「擁張」的人中,有一些很有可能便是當年罵張為「賣國賊」者。
這中間,從「擁張」者與「罵張」者的角色互換,頗能說明某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