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 飯 - 李純恩

炒 飯 - 李純恩

我不會做菜,但很會炒飯。
小時候在上海,吃飯有定糧,吃油也有定量。每個人,一個月只有半斤油供應,那時候,人人油水不足。每家都有一個掌管廚房的人,權力極大,責任也極重。這個人必須嚴格把關,將全家人的油平均分配到每一天的伙食裏,可少不可多,一多了超出預算,那個月的油源就會斷。做菜沒有油,全家人會聲討。
我們家掌管廚房大權的,是姑婆。一人把關,人人俯首。誰想吃得好一點,必要姑婆點頭才行。大概是在十七、八歲的時候,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姑婆告訴我,每晚可以讓我動用一小匙羹油,炒一碗油炒飯吃。真是天大的喜訊,雖然那一小匙羹,不過是喝咳嗽藥水的份量,但已是長輩對我身體發育所作出的營養補貼。每晚等待自己炒一碗飯,也就成了生活中一個大節目。

每晚十點多鐘(當時的上海,已算深夜),我從廚櫃裏拿出一碗預先準備好的冷飯,慢慢倒上一小匙羹菜油,細細切好葱末,備鍋開火。虔誠得像在進行一項宗教儀式,就差沒有焚香沐浴。
先把油燒熱了,放下鹽,放下葱末,爆得焦黃,倒進冷飯,大火翻炒,炒得熱氣騰騰,再將大火收小,慢慢烤着鐵鍋,不一會,飯粒在鐵鍋中三三兩兩跳動起來,貼鍋的那一面已略有些焦,飯香油香四溢,接着再炒一會,撒點味精,在關火之前,再撒下胡椒,或者噴少量辣醬油(喼汁),在香氣大盛之際熄火盛進碗裏,先看一看成色,再嗅一嗅飯氣,然後大口吞下,得意忘形,燙得舌頭發麻。這碗飯,用心炒,用心吃,用心記到今天,一上手,怎會炒不出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