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攻打伊拉克的戰事將直接影響全球政治和經濟局勢。十二年前曾參與指揮波斯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的美國海軍少將貝克(RearAdmiralStephenH.Baker)指出,十二年來美軍戰備已大大改進,預計今次一旦開戰,美軍可在不足三十天內取勝,希望將死傷人數減至一百人以下。 《蘋果》記者陳沛敏、凌樹輝紐約直擊
對於九一年波斯灣戰爭與今次可能爆發的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在華盛頓的貝克少將接受電話訪問時指出,最大分別是現時美軍作戰能力較「沙漠風暴」時優勝十倍,伊拉克軍力卻只是那時的三分一。
他舉例:十二年前美軍戰機武器命中率約為百分之九十七至九十八,但今日已可達百分之一百;現在二十四小時的轟炸已等如上次波斯灣戰爭中一星期的轟炸。
貝克指出,今次戰事同樣以大規模日夜不斷的空中轟炸開始,以盡快摧毀侯賽因指揮、通訊和導彈等設施,但由於美軍作戰能力提高,地面部隊會差不多同時作好準備,特種部隊、海軍陸戰隊等將會在戰事開始時已啟動,在美軍空中轟炸兩天至四天取得制空權後,地面部隊立即會向伊拉克境內推進,時間遠較上次戰爭時早。
今次的戰役被視為資訊科技時代戰爭的開端。像「電子彈」(E-bomb)這種可爆出脈衝微波擾亂電腦系統、癱瘓侯賽因通訊的新研製武器,以及更多的「聰明彈」將派上戰場。就算是空中轟炸先頭部隊的王牌「阿帕奇」直升機等傳統軍備,亦配備了十二年前沒有的先進瞄準系統。
上次波斯灣戰爭中,共有一百四十多名美軍陣亡。記者問貝克美國能承受多少傷亡人數,他說沒有人可提出一個數字,一切視乎戰事形勢的互動發展,但相信美軍會希望將傷亡人數減低至一百以下。
他形容,美軍今次戰略是「速戰速決」,有可能在十至二十日內取勝,保守估計也不會超過三十天,較十二年前單是空襲就要三十八天的時間大為縮短。
不過,貝克警告,戰爭仍可能出現最壞情況──侯賽因使用生化武迎戰,美軍可能要承受嚴重的後果,美軍雖在冷戰時長期接受對抗生化武的訓練,但代價難以預料。
對於美國與法國、德國等北約盟友在攻伊問題上嚴重分歧,貝克指出,美國得到在波斯灣佔重要戰略位置的土耳其和科威特等國家支援已足以開戰,問題是戰後重建伊拉克時,美國若無法取得這些盟友的支持,將面對很大的財政和資源困難。
貝克指出,美國絕對有能力在三月初發動攻勢,他和應喬治布殊政府「時間無多」的說法,不打仗的可能性已愈來愈小,局勢已瀕臨「戰爭邊緣」;至於侯賽因的下場有很多可能性,可能戰死,可能失蹤,可能被美軍生擒送上戰爭法庭受審,也可能給親信殺死。
《蘋果》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