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王寶和」四季都可嘗到蟹宴。蟹粉西施舌、魚米之鄉情、蟹黃魚丁、菊花對蟹形、雪塔釀蟹斗、蟹粉獅子頭、蟹油蝦卷、蟹粉小籠、陽澄扒赤壁(大閘蟹釀入水魚中紅燒)……其中一項,他們喚「蟹粉白玉」,我最喜歡。
昂貴的蟹粉,與最廉宜的豆腐一爐共冶,像不像紆尊降貴?抑或愛情沒貧富的桎桔?
蟹粉鮮、甜、搶——它配搭任何材料,都先聲奪人不甘示弱,一定是最霸道的味道,但遇上了白白滑滑安安靜靜的嫩豆腐,反而配合得天衣無縫,不但口感好,味道也中和了,膩到盡頭便變清。豆腐居功至偉。
好的豆腐菜還真不易做。煎煮烚炒炸,有香也有臭,臭的得非常臭,否則枉擔了虛名。
最美味又最難恰到好處的是豉油皇蒸釀豆腐,光這個就可送半碗飯,別小覷它原始簡樸,豉油差一點,蝦膠打不好,豆腐不新鮮,便淪落。
有人用鮮奶燉豆腐。但可做得精緻些:清水慢火把冰糖(份量不必太多)煮溶。弄碎嫩豆腐,加鮮奶、蛋白粒,再徐入糖水拌勻,撇去泡泡,用錫紙蓋着碗口隔水大火蒸十分鐘。吃時加核桃紅、桂花糖。而薑汁豆腐花加桂花糖是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