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衰退,商品的價格下跌,但香港消費者對商品的滿意程度卻下跌了,除了商品外,消費者甚至對服務業的滿意程度也全面下降。
這就是城市大學昨日公布的香港消費者滿意程度的最基本訊息。
城大已經連續5年公布這個指數,今年的指數創了新低,有趣的是,如果把這個消費滿意程度指數與失業率作比較,可發現到驚人的相關程度,幾乎是完全同步的上下。這說明了一個人在失業時,或擔心失業時,對一切的東西都有一種不滿意的傾向,這種傾向包括政治上的不滿、消費商品的不滿、消費服務的不滿。實際上,今日商品的價格已經大幅下跌,但消費者仍不滿意,城大調查的滿意指數下降了。
我自己做了比較,在過去幾年,我到商場買東西,服務態度已經大有進步,可惜這種進步抵銷不了一個人在失業時的滿肚怨氣,抵銷不了一個人在擔心失業時的壓力,怨氣與壓力造成對現實一切的不滿,因此,儘管價格已下跌,服務水平已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依然下降。
今年城大滿意指數的調查中,排名最末的是深圳購物,這倒是可喜可賀,這說明了香港的零售業已經有一定程度對抗深圳,有能力與深圳競爭。換言之,香港零售物價的下降幅度大過深圳,香港的零售服務水平的提高也超越深圳,只要香港人繼續努力,北上購物的威脅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現在,只要你在羅湖站觀察觀察,許多所謂北上消費的港人在回香港時是兩手空空的,他們已不再於深圳購物了。相反的,內地人來香港消費,回去時是大包小包的帶東西回去。
曾淵滄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