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日本設通脹目標有利有弊

陸叔理財:日本設通脹目標有利有弊

日圓利率水平已低無可低,加上日本經濟環境差,企業壞帳問題又無日無之,銀行體系亦出現問題,股票市場根本沒有吸引力可言。

在美元持續積弱的影響下,一般外幣皆錄得不俗的升幅。以日圓為例,在一月底日本央行出手干預之前,日圓兌美元持續高企,只不過日本政府擔心過強的日圓會妨礙出口增長,才以行動遏止日圓升勢。
基本上,日圓呈強,很大程度上是美元過弱所致。由於日本經濟長期不振,銀行體系及企業改革進度緩慢,股市持續創出新低,在疲弱的基本因素下,日圓強勢自然難以持久。然而,下個月日本央行行長速水優便告退休,市場普遍預計,日本經濟改革計劃會因人事變動而有所改變,對日圓及日本經濟有着重要的影響。
相信大家都知道,現時環球經濟學家或官員對於通縮都沒有直接解決辦法,政府可做的方法亦不多,因此面對通縮問題,各地區只可任由經濟自行調節,希望能走出谷底。由於日本已實行零利率政策,而且政府要做的都已做了,即使出口改善,所收的成效也不會太大,所以現時真的沒有甚麼靈方妙藥去改善日本疲弱經濟。
早前,日本央行其中一成員表示,日本可嘗試設立「通脹目標」去挽救經濟。其實這方法很久以前已有政客提出,但均只聞樓梯響。通脹政策並不是甚麼新奇的東西,其目的是透過政策去刺激日圓資產價格上升,令到日圓財富增值;在財富效應的帶動下,刺激國民消費,從而令經濟重拾增長軌道。
基本上,當日美國聯儲局連番減息,很大程度是希望透過減息刺激股市,在財富增長刺激下再刺激內需。但日本跟美國情況不同,日圓利率水平已低無可低,加上日本經濟環境差,企業壞帳問題又無日無之,銀行體系亦出現問題,股票市場根本沒有吸引力可言。所以,即使利率下調,對股市刺激也不大,更遑論締造財富效應。因此,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日本政府自掏腰包買入日圓資產,當中包括股市、房地產等,最終目的是令市場資產價格上升,製造財富膨脹以促進消費。

背後問題多多
從表面上,這個方法看似可以解決疲弱的經濟,但背後仍有不少問題。首先,若政策收效,短期令股市樓市向上,但長遠而言,當政府要沽貨時,會為市場帶來震盪(情況有如特區政府沽售盈富基金一樣);其次,現時日本不少企業的債務問題仍無改善,若果央行插手股市,無形中買入一些不良資產,對政府未必是好事。而且,要行通脹政策,政府需要大量儲備去購買資產,發債雖然是另一籌集資金的渠道,但卻引伸出另一些問題。不過,假設政策得以落實,短時間應有助改善日本股市及支持日圓。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