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三」政策出爐 防企業搬離香港<br>輸入外勞擬不設行業限制

「一拖三」政策出爐 防企業搬離香港
輸入外勞擬不設行業限制

【本報訊】港府的「一拖三」輸入外勞計劃即將出爐。據了解,港府經內部評估後認為,本港面對澳門工業區的競爭,以及二○○五年取消紡織品配額制兩大困擾,足以令到企業搬離香港,加劇職位流失,因此有需要輸入外勞作為「止血方案」,構思中的制度不會設有行業限制,而根據港府的評估,本港的失業率未來三個月或再有上升壓力。 記者:譚暉

消息人士表示,按比例輸入外勞的研究已進入尾聲,港府短期內將與僱主及工會代表開會商討。
構思中的制度將訂定防止濫用及防止僱主藉有關計劃作為解僱本地工人的機制,又不會特定予紡織或鐘表業申請。

港機制較澳門為緊
據了解,港府評估設立輸入外勞計劃的目的,並非為吸引企業回流,反而是防止本港機構外移,令本港職位減少。其中澳門工業區已成為本港的假想敵,而澳門正奉行「二拖八」(即聘請兩名本地工人,可輸入八名外勞)的措施。
而港府計劃推行「一拖三」(即聘請一名本地員工,可輸入三名外勞),機制既較澳門為緊,但也可吸引企業留港發展。
至於二○○五年起取消的各國紡織品配額,據悉,港府有意見認為,屆時澳門、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出產紡織品的吸引力會大增。
業界和港府官員都憂慮,本港的紡織業將進一步外移,因此有需要設立輸入外勞機制,保留本港職位。

失業率有上升壓力
消息人士又說,港府預期受到農曆新年後公司縮減規模的影響,失業率在未來三個月或有上升的壓力,加上六月份大批大學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所以港府對短期內的失業率走勢未敢樂觀。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健表示,港府只是提出輸入外勞計劃的數個大原則,具體方案欠奉。他強調,即使有機制解決濫用問題,也不代表工會將支持這個計劃。
立法會議員梁富華則表示,計劃必須確保沒有本地工人因此被解僱、以及不會拖低本地工人薪金這兩條底線。

立法會議員梁富華指輸入外勞須保障本地工人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