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周刊:美攻伊首天即投電子彈

新聞周刊:美攻伊首天即投電子彈

美國一旦攻打伊拉克,將會是「資訊時代」的第一場戰爭。美軍計劃以「震撼與驚駭」的戰略揭開戰幔,第一晚攻擊便發揮其資訊科技優勢,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向巴格達發射高能量脈衝「電子炸彈」(E-bomb),癱瘓區內所有電器,令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和他的精銳部隊在斷電的黑夜中等死。

最新一期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由巡航導彈彈頭引爆的「電子炸彈」恍如一陣雷電,放出高能量微波脈衝,將轟炸範圍內所有電子設備癱瘓,令電燈熄滅、電腦全部當機、電話打不通,侯賽因和他的高級將領被孤立在黑暗中,瑟縮等死。
美軍計劃在發動攻擊的首四十八小時內,向戰略目標發射三千枚精準「聰明炸彈」,希望一舉殲滅侯賽因父子及其親密戰友。

癱瘓巴格達全城電力
美軍稱這種戰略為「震撼與驚駭」(shockandawe),目的是讓伊拉克人明白,抵抗美軍最終只會招致失敗收場,最好還是及早投降或向侯賽因倒戈,以免與他同歸於盡。
報道指,在可能是「資訊時代」的第一場戰爭,美軍將發揮「即時、靈活、高效率」的高科技優勢,利用先進資訊科技和精準武器,發動快速而深入的攻擊,在伊拉克作出反應前一舉癱瘓敵軍的防衞能力。這種配合資訊科技和猛烈火力的「資訊時代戰爭」在美國已醞釀多時,但從來沒有經過這麼大規模的測試。
高科技軍隊雖然「聰明」,但也有脆弱的時候,例如當遇上沙漠風暴時,被喻為「天眼」的高科技人造衞星,運作便會受到影響,令直升機墜毀、通訊截斷。事實上,美軍上月在卡塔爾總指揮部演習時,指揮部的電腦就出現連串故障。

高科技難敵惡劣天氣
雖然有先進武器,美軍未必那麼容易取侯賽因的命。報道認為,若美軍早段強烈空襲沒擊中侯賽因,反過來會讓他逃到地洞,躲起來發動游擊戰,挑戰美軍在巴格達打「城市戰」;侯賽因有好幾個替身,他大可吊死一個,然後裝作死了,逃之夭夭,伺機反擊。這時候的侯賽因或許會孤注一擲,對入侵的美軍、對以色列,甚至對華盛頓和紐約發動生化攻擊。
另一可能性是,侯賽因或不願坐以待斃,先下手為強先發制人。前白宮國家安全助理兼九一年波灣戰爭美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唐寧將軍指出:「侯賽因知道這次我們是認真要他的命,他毫不留情會拿出手上所有武器。」報道強調,正因如此,美國更有理由盡其所能,並且盡早對他發動強力的致命的攻擊。
美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