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有盈餘 旅遊前景好<br>澳門外幣評級追上香港

財政有盈餘 旅遊前景好
澳門外幣評級追上香港

【本報訊】一向被視為香港「細佬」、在經濟金融發展難望「大哥」項背的澳門,首次在主權評級上與香港看齊,由於回歸以來整體經濟向好、開放賭權帶旺旅遊業投資,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投資宣布,將澳門的外幣債務及存款評級調高,由Baa1升至A3,展望為「正面」;澳門本地貨幣評級也是A3,展望改為「正面」。評級分析員及經濟學家均指出,不應將澳門評級躍升,演繹為經濟實力追上香港,但兩地評級的變化,卻與經濟結構狀況,特別是本港財赤與澳門的盈餘息息相關。

港澳本質差異很大
穆迪目前給予香港的外幣評級為A3級,前景展望為正面,與澳門一樣,香港的本地貨幣評級則為Aa3,高於澳門。另一家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現時未有給予澳門信貸評級,但該公司去年十月底,因憂慮本地財赤不易填補及經濟惡化,將香港的本地貨幣評級展望由穩定降為負面,但維持本港外幣長債評級A+及穩定的展望。
穆迪香港發言人稱,該公司自九七年開始為澳門評級,今次是首次將其外幣評級升至與香港同等水平,但調整主要是基於澳門本身的經濟,並非將其現況與香港比較。報告指出,澳門的旅遊業前景,受惠於中國內地及香港因素而發展強勁,可以預計未來政府的外滙及稅收將會提升。
滙豐銀行經濟顧問梁兆基指出,不能將澳門與香港、或穆迪與標普的評級結果直接比較,因兩地經濟型態及規模有差別,澳門開放賭權已足以帶動直接投資上升及改善本土經濟,與香港問題的複雜性不可同日而語,但他同意兩者評級的變化,關鍵之一是各自的經濟結構狀況不同,澳門財政有盈餘,而本港正受財赤困擾,他預期未來一段時間本港的評級亦不易上升。
標普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陳令勤亦認為,不能把澳門評級上升解讀為經濟實力追上香港,或經濟前景較香港更光明,因兩地的本質差異太大,極其量只可說兩地償付外債的能力接近,而且投資市場對本港經濟狀況有不同的分析及聲音,難一概而論。

澳:繼續審慎理財
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在回應穆迪對澳門信貸評級時說,澳門特區政府對該評級表示歡迎。而政府會繼續根據審慎的理財原則去管理公共財政,並積極面對和處理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尤其對二○○五年紡織品配額的取消,澳門特區政府和業界正採取措施去積極面對。譚伯源強調,跨境工業區只是其中一個處理配額取消後減少衝擊的方法,政府會尋求其他可行的方法。

澳門旅遊業發展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