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局印製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諮詢意見匯編》,所出現的對民眾意見的有意扭曲,不但使保安局及局長葉劉淑儀在市民中的誠信盡失,而且也使市民無法不質疑特區政府的誠信。倘若保安局可以用扭曲民意的手段來印製《匯編》,那麼市民絕無理由相信保安局在制訂第二十三條的具體法律條文時不會出賣香港市民。
儘管葉劉淑儀為《匯編》出現錯漏公開道歉,但她指政府並非蓄意遺漏部份意見或把反對立法意見歸類為「未能辨識立場」,一切「全屬無心之失及電腦出錯」。
葉太不僅再一次地說謊,而且這謊言也侮辱了全港市民的智慧。若是「全屬無心之失及電腦出錯」,何以「出錯」的大都是反對意見?何以沒有遺漏支持立法的意見?何以沒有把部份支持立法的意見歸入「未能辨識立場」之中?若真是「無心」與「電腦出錯」,那麼支持與反對意見被「出錯」的機會應均等。可見所謂「無心之失及電腦出錯」,根本就是謊言。
葉太在諮詢期的名言是「放長雙眼,信我啦!」我們的眼睛不需放太長,從《匯編》及她的謊言中已知道該不該「信」她了。
《匯編》將市民意見分為「團體意見書」、「個人意見書」、「格式內容劃一信件」與「簽名表格」四個類別,於是工聯會發動的「團體意見書」、「格式內容劃一信件」就將支持立法意見扯高到百分之七十六到八十六。而「簽名表格」中的反對意見雖佔百分之七十二,人數達十七萬人,但保安局以另三項的支持意見佔多數來力壓「簽名表格」的十七萬人,更質疑簽名的可靠性。
被傳媒廣泛報道的民主黨、大律師公會、記協、中國人權、文化界聯署等二十份團體意見,反對立場鮮明已眾所周知,保安局也多次為這些團體的意見進行辯護,怎麼可能把它們歸類為「未能辨識立場」?二百六十多份由立法會轉交保安局的意見,部份曾在立法會公開提出,保安局怎麼可能在《匯編》中予以棄置?學聯、國際特赦組織、新力量網絡等十三份意見書,不少也早已公諸報章,保安局怎麼可能不將它們納入《匯編》?國際法律專家、《約翰內斯堡原則》撰寫人達蘇莎,曾與葉太面談及面交意見書,何以會被列為「補充資料」?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的意見,傳媒廣泛報道,《匯編》中何以一字不見?
種種證據,證明保安局不是「無心之失」,而是「有心之失」,是為了欺騙市民、存心扭曲民意之失。
《一派謊言》(APackofLies)一書中說:人並不在乎自己被騙,但人不喜歡被愚弄、不喜歡被人當儍子,聽那種低估自己智商的謊話。被騙的明眼人一旦察覺到這點,會變得格外憤怒。
又說:「甚麼樣的謊言才叫上乘的謊言?簡單一句話,謊言本身就該是證據。假使某人需要製造證據來圓謊,像這麼沒有想像力的人還不如說實話算了。」
葉劉淑儀的「無心之失」的謊言,正是需要製造證據(比如說也有幾個支持立法的意見錯列)來圓謊的謊言。這樣的謊言只會使市民格外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