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肺炎」較難發現

「非典型肺炎」較難發現

【本報訊】肺炎(Pneumonia)是本港常見傳染病。香港醫學會會長勞永樂醫生昨晚指出,肺炎一般可分為由細菌(bacteria)或病毒(virus)引致兩種,患者因為肺氣泡受感染發炎致病。其典型病徵是發高熱、咳嗽、氣促多痰及胸口痛等,而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更是高風險患者。根據衞生署資料,在二○○一年,共有四十五人死於肺炎。
勞永樂補充說,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直接侵入肺部引致的肺炎,其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不過他解釋,這類肺炎甚為罕見,市民不必擔心。至於細菌性肺炎在冬季發病率較高,醫生會先替病人找出其致病病源,然後給予抗生素,讓病人服食醫治。

少到人口密集地方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衞生署正向內地有關部門,跟進廣東省爆發具傳染性的病毒性肺炎的消息。但他指出,本港有監察流感機制,市民毋須擔心。
本港衞生署發言人表示,昨日已向內地衞生部門了解事件,暫未有資料公布。該署強調本港正處於流感高峯期,感染人數會較高,但未見異常爆發,近期也沒有出現異常的流感併發症,但呼籲市民要少到人口密集地方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典型與非典型肺炎均有機會致命,但非典型肺炎因為病徵不太明顯,較典型肺炎難發現,也不容易把細菌或病毒培植出來,但抗生素紅黴素在治療方面較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