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人易生爭吵 學者籲提供輔導<br>七成人力抗逆境珍惜家庭

一成人易生爭吵 學者籲提供輔導
七成人力抗逆境珍惜家庭

【本報訊】貧賤夫妻未必百事哀!一項調查顯示,雖然現時本港經濟低迷,但逾七成被訪市民並沒有因此家庭不和,近六成反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顯示本港家庭抗逆能力較強。但調查顯示有逾一成被訪者家庭生活因經濟大受影響,其中多是失業、遭減薪及負資產人士,學者促當局制訂以家庭為本的政策,並針對失業等高危人士提供輔導。 記者:翁煜雄

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去年底委託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成功訪問一千零十五名市民,了解經濟對家庭生活的影響,結果有七成九被訪者認為本港經濟環境欠佳(圖一),其中兩成九更預料未來三年會更差。

團結一如以往
不過,雖然經濟陷入低潮,但五成五受訪者仍滿意家庭生活狀況(圖二),約七成人表示與配偶及家人沒有因經濟低迷而爭吵,約六成與家人的溝通、互相關懷及團結狀況如以往一樣;五成九被訪者坦言不會自暴自棄,反而更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調查發現,有一成六被訪者表示不滿意家庭生活狀況,並增加了與配偶爭吵次數,約一成承認家庭互相關懷減少;其中,失業、被減薪或擔心失業減薪、負資產、甚至曾有自殺念頭的受訪者,較不滿意家庭狀況,也更易與家人或配偶爭吵。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馬麗莊表示,本港家庭普遍對經濟低迷的抗逆能力較強,生活仍如常:「呢啲可能係受中國人傳統家庭觀念影響,大家努力維持一個完整嘅家!」但她指出,部份對家庭生活不滿人士,其中失業、減薪或負資產等高危人士其實更需與家人溝通及協助,她認為當局應盡快解決經濟問題,並以「家庭為本」制訂政策,加強家庭團結及抗逆力,並針對高危人士提供輔導。

政策家庭為本
至於是否需要增設家庭事務委員會,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認為,政府現時制訂政策大都以家庭為本,加上家庭的定義難定論,因此並無迫切需要設立有關委員會,但他強調家庭穩定對社會穩定及政策推行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