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埋南宋歷史 將進行鑽探工程<br>啟德客運大樓年底拆卸

地下埋南宋歷史 將進行鑽探工程
啟德客運大樓年底拆卸

曾經擔當本港空中交通樞紐的啟德機場,雖然已停止使用近五年,但市民仍可到客運大樓回味大型航機昂然在鬧市升降、移民潮時送別親友的傷感情景。但啟德機場客運大樓終於要在今年年底拆卸,陪伴所有香港人成長的機場大樓將會永遠消失於眼前,政府正搜集大樓有歷史價值物品以保留下來,還開始鑽探地底可能埋藏着的古物。 記者:謝穎詩

【本報訊】啟德機場客運大樓不但見證香港四十一年的歷史,大樓地下更埋藏着遠至南宋的歷史遺迹,本來有一座小山丘是宋帝昺落難香港的遺址,又曾經擁有防禦海盜的炮台、光緒年間建成的龍津石橋,都因為當年多次擴建客運大樓而全部清拆或埋於地下。政府為免重蹈覆轍,在客運大樓年底拆卸前,先進行考古研究,希望能發掘到仍然埋藏地下的歷史文物。
拓展署將於今年底清拆建於一九六二年的啟德客運大樓,該署正與古物古蹟辦事處進行拆卸前的考古勘察工作,因為這片土地,埋藏自南宋以來的香港歷史。

將成九鐵新線分站
據一名政府工程師表示,客運大樓日後是九廣鐵路沙田至中環線的其中一個分站,土地必須準時交予九鐵。由於工程時間緊迫,故政府已將有關拆卸工程需要封閉的道路及相關的工程刊憲,待今年底收回啟德大樓後,立即動工。
不過,大樓坐落點原是一座小山丘,後來為建機場而被削平,這片土地極具歷史意義,因為由南宋帝昺落難的遺址,到防禦海盜的炮台,光緒年間建成的龍津石橋,這些遺址都埋於客運大樓地下。政府現已在大樓鑽了數個鑽孔探索地下是否遺留古物,若發現任何具歷史價值的古物,工程必會讓路。
古物古蹟辦事處也正在大樓內進行調查,希望從中保留建築物內具歷史價值的物件。該辦事處發言人稱,現正進行重建前的調查研究,包括繪圖及拍攝,並向民航處及建築署索取大樓的舊設計圖則和其他相關紀錄。
另一方面,啟德機場在一九九八年七月五日完成一夜搬遷的創舉。機場搬遷後,客運大樓逐步租予私人公司及作為政府辦公室之用。二十個在啟德客運大樓內設辦公室的政府部門,包括廉政公署、統計處、屋宇署、入境事務處、香港電台等。其他私人租戶包括車展場地、保齡球場、遊戲機中心及桌球室等,令客運大樓依然人流不息,假日更是市民娛樂的好去處。

政府部門覓地搬遷
產業署發言人表示,現時啟德客運大樓每月可收取二百萬元租金,至今累積租金收入約二億一千萬元。該署將於年中發信提醒租戶必須於年底遷出大樓,至於政府部門會於稍後物色地點搬遷,估計這些部門共需三萬平方米面積。測量師黎展鵬說,本港一般非甲級商廈的租金每平方米約六十元,三萬平方米每月的租金即需一百八十萬元。

今日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地下埋着南宋的歷史遺迹。

啟德機場大樓儼如一個娛樂城,不少市民愛到來玩樂及參觀名車。

當年的小山丘只剩下一塊小石碑「宋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