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這樣活過來的」

「我們都是這樣活過來的」

在伊拉克政府新聞部大樓的後面,有一座小型基督教聖堂,到了晚上,十字架在閃亮,似乎與這個伊斯蘭國家格格不入。
在伊拉克,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口都是信奉伊斯蘭的,基督教徒只佔百分之五;但伊斯蘭教徒與基督教教徒卻相處十分融合,從來沒有任何衝突。

信奉基督五口家貧亦樂
聖堂後面住了一個基督教家庭,一家五口,丈夫叫夏那(HanaTomaHano),四十五歲,是伊拉克退役軍人,在八○年代兩伊戰爭期間,曾參軍打到伊朗去,其後在伊朗被俘,成為伊朗階下囚,過了十八年牢獄,直至九八年才釋放回國。妻子麗馬(RimaLatifAntuan),九八年與夏那結婚前,曾在一間食品工廠當生產員,月入十美元,經朋友介紹,認識夏那,覺得他十分英勇,決定與他結婚。
夏那目前只是靠着微薄的退伍軍人工資過活,平日在教堂協助出版刊物賺取零用錢,幫補生計。
在接受訪問時,夏那一臉頑強,表現樂觀。
他說:「經歷過一場大戰,甚麼都看化了,即使面對貧窮的生活,我也感到很知足……」
麗馬說丈夫花費太多在喝茶和抽煙上,不然,生活會好過一點。她又說:「幸好我有兩位兄弟在國外,他們每月都會寄給我們一些金錢來作幫助,有親人在國外,算不錯呢!」
麗馬歎了一口氣,表示比起十年前,現在生活好多了,當他們期待制裁可有解除的一日之時,現在又要受戰爭威脅,他們根本沒有能力多購糧食備戰,幸好政府目前已給予每個家庭五個月的基本物資。

獲分配5個月糧食備戰
夏那興奮帶領記者走到廚房,讓記者一睹這些儲糧,說:「這都是政府給我們的!即使五個月糧食都用光了,我們仍會堅持留在這裏,主與我們同在,我們是不會有事的。」
我笑說:「你們的房子剛好靠在政府新聞部旁,不怕給殃及池魚嗎?」
他幽默地回應:「政府新聞部不會成為空襲目標,內裏有不少外國記者和他們的臨時辦事處呢!有他們在,我才不怕!」訪問竟然在一片歡笑聲結束,孩子拉着我們,不讓我們走,我們還是道別了,並送上平安的祝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