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ELI切合散戶需要

衍生創富:ELI切合散戶需要

每當有關李嘉誠先生購入長實(001)掛鈎票據的消息傳出,不少散戶便蠢蠢欲試,頻頻向我們查詢有關參與的方法。事實上,股票掛鈎票據(ELN)是一種專為專業投資者而設的投資玩意,普通散戶並不能參與,但隨着ELI的面世,成功打破了這個局面。簡單來說,場外ELI與ELN同為非上市的投資產品,就是在財務角度上,兩者也十分相近,ELI可以說是平民版的ELN。
筆者試圖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解釋兩者的差別:
投資對象:根據規定,ELN只限於有經驗的專業投資者參與,ELI的對象則較廣泛,任何投資者(包括散戶)只要透過特定的中介人或財務顧問便可購買,當然他們必須在投資前對產品有基本認識。
投資金額:ELN的投資對象以大戶為主,入場費較高,以往至少需要300至500萬港元,隨着市場發展成熟,投資下限現已降至100萬。相對而言,ELI的入場費更低,參與場外ELI只需10萬港元起,其後以1萬港元為遞增單位,可見股票掛鈎產品已非大戶的專利。
相關正股的選擇:ELN投資者既然付出相當的入場費,當然有權決定相關正股作為掛鈎資產,甚至可挑選投資年期及折讓比率,再視乎投資銀行是否願意開價。在眾多相關正股中,滙控(005)最為「大戶」投資者抬捧。至於針對散戶的場外ELI,雖然入場費較低,但發行商每日仍提供20多種相關正股,包括熱門藍籌、紅籌,甚至H股供投資者選擇。

入場費較ELN低
交收費用:投資者在購買股票掛鈎產品時,除了比較帳面回報外,實際的交易費用也不可忽略。一般而言,ELN需要經由國際交收系統如Euroclear進行結算,投資者得支付相關交收費用;再者,倘若投資者最終「接貨」,更要繳付額外的交易印花稅。投資場外ELI的人士則不用為交易費用操心,因為發行商會代付所有相關費用,換言之,投資者只需按照條款單張上的購買價百分比來繳付投資金額,投放的資金將會全數用在實際投資上。
產品種類:ELN的種類五花八門,除了看漲票據外,還有看跌和勒束式票據,甚至一些另類/度身訂做的條款,根據麥格理證券在過去3個月的ELN發行統計,仍以看漲票據最受歡迎,佔總發行量超過9成,看跌和勒束式票據則各佔1至2%左右(見圖)。ELN適合擁有豐富投資經驗的人士,其靈活性能配合他們對市場特定的看法。
至於ELI方面,由於仍屬起步階段,目前市面流行的全屬看漲性質。這並非代表發行商對後市存着一定的看法,它們主要只是回應市場需求而已,散戶或許仍未習慣在稍為看跌的情況下投資ELI,但相信假以時日,隨着股票掛鈎市場繼續蓬勃發展,將會出現更多不同種類的ELI。
雷裕武
麥格理證券衍生工具部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