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程度 - 李敏

該死的程度 - 李敏

我相信在地球上每天於汽車失事身亡的人數遠比飛機失事的人數多,但從新聞中得知有空難發生時,人們的反應會比起得知發生車禍更惋惜。
我相信在飛機失事罹難的人數遠比因太空船或穿梭機意外而死亡的人數多,但從新聞中得知穿梭機爆炸時,人們的反應又會比起得知空難更惋惜。

有時,我真的搞不清人是怎樣釐定他們對「死亡的惋惜」。到底是視乎死者的勇敢程度,還是死亡原因的罕有程度?
又例如,當一個超級靚女在意外中身亡,人們往往會說:「真浪費,她多麼漂亮。」
我不期然想:莫非醜女之死就不值得惋惜嗎?
又例如:當一個年輕人去世,人們往往會說:「真可惜,他多麼年輕。」
我不期然想:莫非中年人和老年人之死就不可惜嗎?
不過,最奇怪還是當一個好人辭世,人們在表示惋惜的同時又往往會說「Onlythegooddieyoung(好人都早死)」來自我安慰。
是不是做好人就該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