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女性主義」者?會否爭取「女權」?認為「婦道」有必要嗎?……老實說,不覺得要在這上面費工夫。如果你努力,做得好,自然有成績,有成績便有地位和聲音—光發出聲音而缺乏「後援」,是鳴鑼響鈸。
女人的「後援」,就是她自己罷了。
近日香港文化博物館有一系列的展覽和項目,以多媒體藝術,眾裏尋「她」,追溯女性的前世今生未來。藝術沒有性別,只有雅俗、高低、好壞、久暫。可用一個欣賞的角度參觀,但千萬別迫我「思索」啊。正如好看的小說可讀,不好看的,捧着便奄奄一息。歷史博物館展出秦俑,主題是「戰爭與和平」,卻正值電影《英雄》的意識受到批評,但這同出土文物的精奇與藝術性有何相干?
女人身處的時代、環境不同,一步一步走過來,桎梏和束縛都一天一天少了。還擁有「她」作代詞。中國經典名著是男人寫的《紅樓夢》,小說中太太、小姐、丫頭、出家人……大部份是女人,但裏頭沒有一個「她」,因為清末尚未發明這個字。到了1926年才由劉半農創造出來,得各界稱讚,公認了女性地位。
有趣又可哀的是,你看今日香港領導班子,最窩囊的是男人,最兇悍的是女人—但我們會笑迎這種顛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