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銀行突然減息0.25厘,將基準利率調低至3.75厘的48年最低水平,金融政策委員會(MPC)的決定,大大出乎市場意料之外,然卻不無反映決策者對目前及未來經濟前景之憂慮。
有分析員認為,英國是次減息,將可紓緩樓市泡沫爆破危機,同時更有助製造業加快復甦,但筆者卻不敢苟同。
本欄曾多番指出,全球經濟搖搖欲墜,美國這個大吸盤已見食滯,佔英國貨品出口60%的歐元區經濟日益疲弱,這從MPC會後發表的聲明已可見端倪。鎊滙高企,英國製造業能有機會喘息已是上上大吉,遑論復甦。
無疑減息或能「續命」,防止經濟急速滑坡,但會否事與願違?看看美國過去多番減息,亦只能阻止了經濟「硬着陸」而已,根本仍未脫離險境,目前單靠樓價上升,誘發借貸消費支撐經濟,在失業率持續攀升的情況下,往後日子會怎樣可思過半矣!
英國現時經濟處境有點與美國相似,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光是去年平均錄得超過25%升幅),個人及家庭負債奇高(已經是可支配所得收入的125%),儲蓄率則下降至突破歷史平均水平的7.5%,僅錄得5.2%,股市更是從高位滑落接近50%,只不過失業率仍較美國為低而已,但情況是否可以維持,不無疑問,因為服務及零售業已見放緩,投資和消費若不前,難保失業率會持續上升。
事實上,這場「消耗戰」看來已近尾聲,假如減息無法扭轉乾坤,而人們因過度借貸而無力再挽,一旦樓價回落甚或崩潰,便認真大件事矣!誰說低息可保樓價不跌,請參考日本和香港,最弊是銀行「收傘」之時……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