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假期耽在家裏欣賞崑曲,有一套名稱雅得嚇煞人的二十五片光碟《秣陵蘭蘊》,錄影了江蘇省崑劇院一九九八年在台北的演出精選,包羅萬有,除了較熟悉的《牡丹亭》之外,還有三十多個劇目,有些是書上看過但從未看過演出的,也有連戲本也未看過的。
特別有趣的是武生的戲。有一段《義俠記》的「打虎」,是演武松在「三碗不過崗」的酒家吃得半醉,在景陽崗赤手空拳打死了吊睛白額虎的家傳戶曉故事。那鮑學軍飾演的武松身手利落,而「吊睛白額虎」果然甚有虎形,十分好看。
另一段「遊街」,武松遇兄長武大郎相會,武大郎是個矮子,傳統是蹲在地上行走,外面用衣服蓋了,看來就是三尺侏儒一般。早幾天在京劇演出折子戲的《扈三娘》,看過了扮矮腳虎王英用同一樣的技巧,再看興趣不減,反而覺這武大郎更見功夫。
《長生殿.酒樓》敍述郭子儀懷才不遇,在酒樓上飲酒舞劍,慷慨悲歌,十分豪邁。另一段《躍鯉記.蘆林》,描寫賢媳婦龐氏被婆婆逐出家門,在蘆林拾取蘆柴,遇見路過的丈夫。這段戲民間故事色彩濃厚,悲劇的情節以喜劇手法表達。龐氏繫着素白的百褶袍服,身段蹁躚,其實是一場舞蹈。正好說明崑曲的特色是綜合了情節、文詞、音樂、舞蹈的表演,觀賞嫺熟的演出是一大享受。
可惜的是,這麼難得的絕妙表演藝術,錄影的技術和光碟素質卻只是平平。據說與其他崑曲光碟比較,這套已算不錯,難道真的沒有專家肯幫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