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傳統基金,對沖基金一向透明度較低、認購金額較高,投資策略亦較複雜,故此,以往參與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普遍以專業投資者及高資產人士居多。本港三隻零售對沖基金在今年的首季相繼推出後,香港投資者便多了一項投資選擇可供考慮。
現時,關於對沖基金並沒有一個劃一或通用的定義。一般來說,由於對沖基金的投資模式比傳統基金複雜及多元化,投資風險亦比傳統基金大,而且其投資目標為「絕對回報」(指以取得固定回報水平或正投資回報為目標,而非比對市場指數的投資回報),並非像傳統基金般,與相關的指數比較,作為衡量基金的表現。因此,投資者應清楚了解對沖基金的特點及與傳統基金的差異後,才考慮選擇切合自己需要的投資。
對沖基金與一般傳統基金的比較如下:
1)投資策略 對沖基金的投資模式可以十分多元化。基金經理可以選擇持有長倉及短倉,亦可運用槓桿借貸比率,並投資於不同的衍生工具,以及選擇進取的投資策略,投資較為集中。而傳統基金則主要持有長倉,較少使用槓桿及衍生工具,投資亦較為分散。
2)衡量基金表現對沖基金的優點是在升市或跌市中均可以尋找投資機會,獲取「絕對回報」。這點有別於傳統基金,後者多以相關的市場指數或其他相似基金的表現作為比較。
3)收費對沖基金除收取一般傳統基金的首次認購費、管理費及贖回費外,亦會再按基金表現收取表現費。此外,由於對沖基金的投資策略較傳統基金複雜,管理費亦因而較高。
4)贖回時間對沖基金一般的贖回時間需要一至三個月,因此,其套現能力會較低。傳統基金一般的贖回時間則大約只需一星期。
5)最低投資額對沖基金的最低投資額相對傳統基金為高。認購單一對沖基金及對沖基金的基金,最低投資額分別為5萬美元及1萬美元。傳統基金一般則只需1千美元。
6)市場相關性一般來說,傳統基金的表現受制於市場走向。相反,對沖基金由於與其他投資工具及市場的相關性較低,因此其表現可不受制於市場走向。此外,傳統基金一般只能有限度沽期指或將資產轉作現金,以抵銷市場跌勢,而對沖基金則可自由採取不同的對沖策略抵銷市場跌勢。
不少投資者對對沖基金充滿憧憬,希望藉着投資對沖基金為自己的資金增值。但投資者在認購對沖基金時,必須充份了解對沖基金的特性,因為對沖基金不是穩勝的投資工具,也並非毫無風險。在個別情況下,對沖基金的風險及所錄得的虧損會比傳統基金更大。對沖基金的投資應僅佔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內一個較低的百份比,而有關投資者亦應具有充裕能力承擔喪失全部投資的風險。
本文由滙豐供稿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
本文資料不應被視為建議或推銷本文所述之任何投資產品及項目。投資附帶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請參閱個別投資產品及項目的銷售說明書及資料概覽文件,以便獲取有關資料。本公司並不保證本文內容是否完整,如對本文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