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遏抑工資提高競爭力

星遏抑工資提高競爭力

【本報綜合報道】新加坡政府昨天公布未來15年的經濟藍圖,重點包括擴大對外聯繫及提高競爭力。為協助新加坡度過當前的經濟難關,當局將延遲調高僱主的公積金負擔,藉以遏抑工資增長。
新加坡政府在2001年12月成立經濟檢討委員會,由副總理李顯龍出任主席的經檢會昨天發表名為「全新挑戰,嶄新目標──朝環球活力大都會邁進」的報告書,就該國的長期經濟策略以及如何解決當前的經濟不景提出一系列建議。報告內容包括5大主題:擴大對外經濟聯繫、維持競爭力、鼓勵企業化、提升人力資源以及促進製造業與服務業。
報告呼籲新加坡進行經濟及社會改革,使該國有能力應付中國和印度等低成本製造中心的競爭。新加坡需在未來15年內加強與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等主要經濟體系的聯繫,並為投資者營造高效率和具彈性的商業環境,以吸引投資及擴大市場。
新加坡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把中央公積金(CPF)的僱主繳交率由20%調低至16%,而僱員的繳交率維持在20%,即綜合繳交率由40%調降至36%。報告建議再過兩年才將僱主繳交率回調至16%以上,藉此減輕僱主的工資負擔,並遏抑工資上漲。報告說,新加坡延後調高僱主的公積金負擔,等於向投資者發出強烈訊息:該國正致力增強其競爭優勢。

料明年始全面復甦
經檢會去年提出的多項削減入息稅及營商成本的建議,包括在三年內把個人入息稅和公司所得稅率由25%調低至20%,部份建議現已被政府接納。身兼財長的李顯龍去年5月份宣布在本年度把有關稅率調低至22%,在亞洲區是第2低,僅高於本港的16%。
至於短期的振興措施,報告中新意不大,僅重申新加坡需貫徹發展高增值製造業與服務業並重的「雙引擎」經濟。經檢會表示,新加坡目前仍未能從2001年的衰退中全面復甦,相信要到2004年才能復甦。展望新加坡未來15年的經濟前景,經檢會估計該國期間的平均每年經濟增長3%至5%,工資增長為2%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