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衡:讓學校村慢慢磨合 - 盧鋼鍇

教育論衡:讓學校村慢慢磨合 - 盧鋼鍇

盧鋼鍇

全港第一條學校村坐落九龍蒲崗村,村內共有五間學校,其中四間已於去年九月開學。學校村外表看來美輪美奐,中間是一個標準連跑道的運動場,兩旁設有座位,頂上蓋有纖維帳幕;村內花草繽紛,四周以螢光燈照明,佔地三點七五公頃,顏色對比鮮明而調和,證明建築師在設計上下過心思。據該村內的教職員說,晚上燈火通明時,遠望儼如迪士尼樂園。

後期支援不足
有教育界人士批評該村內設施華而不實,筆者有點不同意。該村每一項設施都很實際,構思都很新穎,如各校共用圖書館,可說既華且實。華麗美觀不是罪過,讓村內所有師生在舒適美麗的環境中學習,效果一定會更好,問題在於支援不足,令學校在左支右絀下減少其他教育預算,以應付維修保養,這才是有心人憂慮之處。
保安是村內學校行政人員最關心的問題,保安分兩部份:一是財物的保安,每校可移動的電子設備價值不菲,單是電腦每校均逾百部,其餘投射機、高影機、幻燈機及音響設備都須嚴密保護,據云出於建築美感,村內各校圍牆籬笆特矮。
二是學生人身保安,村中校場綠草如茵,正是晨運客的好地方,若不嚴密看守,學校村必成開放式公園,倘有不法之徒混入村內,輕則毆打或踢學生入會,重則標參勒索。學校為防患未然,人力財力付出必然較大。學校村的設計與一般獨立校舍不同,管理方式迥異,衍生問題繁多,有立法會議員認為學校聘請二十四小時保安為行政失當,不深入了解實際環境,未免輕率。

獲取寶貴經驗
學校村是有創意的構想,原意是集中資源為村內學校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運行數月後,產生的問題不少,除補養、維修、保安超乎預算之外,其他細節如各校上、下課時間相若,校車的出入和家長接送過於集中,引致附近交通混亂;村內公眾地方清潔責任分配等等都需要妥善安排。各校辦學團體不同,取向不一,有待慢慢磨合。政府可從這第一條學校村獲取經驗,再考慮是否繼續興建此類模式的學校村。當務之急是切實查證真正情況,不要讓學校行政人員成無米之炊的巧婦,在不應浪費的大前提下,亦不應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