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市場形勢變黃金再抬頭

理財智慧:市場形勢變黃金再抬頭

踏入羊年,在金融市場最令人矚目的產品有兩種:一是黃金;另外一種是外幣。
黃金價格已經升至每盎斯380美元了,而有行內人士認為,金價還可能上升至420美元一盎斯。
在春節期間,有不少國內同胞到港旅遊,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購物。黃金首飾是購物目標之一,這是因為香港的黃金飾物成色高、手工好,其次是黃金有價,而且有上升的勢頭,具保值作用,所以國內同胞樂於搶購。但問題是,黃金價格的升勢還可持續嗎?

儲備角色已淡化
相信有不少投資者都聽過「十年黃金變爛銅」這句說話。這是因為原本作為保值的黃金,價格有段時間停滯不前,甚至下跌。原本世界各國的政府都持有大量黃金作為支持貨幣的儲備,但因應環境改變而沽金,造成黃金長年處於下降軌。
在現代各國的貨幣發行機制之中,有不少國家已經盡量減少使用黃金作為支持一國的貨幣價值。這是因為要儲存大量黃金牽涉大量人力物力,特別在保安方面,所費不菲。而且黃金的供應是有限的,未必能夠追得上經濟發展的速度,所以現時大部份國家都會採取一籃子外滙作為儲備,而非黃金。早幾年的產金國如俄羅斯等,都拋出黃金而套取外滙,是造成黃金價格下跌的原因之一。
踏入2003年,市場情況有變。美伊大戰如箭在弦,而美元幣值在短時間已大幅貶值,令投資者須重新考慮黃金的投資價值。至於黃金價格與戰爭的關係,下周再談。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