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侯斯頓直擊<br>生死分半鐘 一秒如20年

《蘋果》記者侯斯頓直擊
生死分半鐘 一秒如20年

這是生死六十秒或九十秒。美國穿梭機「哥倫比亞」號七名太空人,在穿梭機空中解體前的一分半鐘,原來已知道自己在死亡關頭。
生死剎那,七名太空人是恐懼、絕望、大無畏還是甚麼,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當太空總署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的家人,以色列首名太空人拉蒙的父親只有難過,腦海中縈繞不去的是兒子瀕死瞬間會怎樣,只覺得那「一秒等於二十年……是煉獄,空中煉獄。」

10歲童要當太空人
儘管七名太空人壯烈犧牲了,他們的英雄事迹卻讓不少孩子夢想:「我長大後要當太空人。」
在侯斯頓,問十歲的Jacob為甚麼,他認真的想了一會說:「因為到太空是很有趣的一回事。」
孩子們和一般人一樣,對太空人的研究工作不甚了解,但正如七名太空人一樣,有朝一日漫遊太空是他們自小的夢想。十一歲印度裔的Rima也說,印度裔太空人塔瓦拉給她的啟發是:「做你相信的事」。

趕生產「哥」號徽章
在約翰遜太空中心對面開店售賣太空計劃紀念品的Dayna說,自慘劇發生後,三天以來已售出數千個特別為「哥倫比亞」號今次任務設計的徽章,數量是以往兩個月的總和,正趕製另一批。但Dayna說,她不想利用今次的事件發財。
穿梭機空中解體後,美國社會認真討論載人上太空的穿梭機計劃是否化算,但也令更多人意識到,人類探索太空,還包含人類與生俱來對美麗而神秘的宇宙的嚮往,對了解存在的未可知的追求。
記者 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