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葉局長說聲道歉不足夠 - 程政

蘋論:葉局長說聲道歉不足夠 - 程政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日終於在立法會,就將《基本法》二十三條部份意見書錯誤分類和出現遺漏公開道歉,並且一再重申政府絕對不是蓄意犯錯,只是電腦問題或是無心之失。

公開諮詢僅得一次
葉局長勇於承認錯誤,並加以糾正,這樣的態度值得讚許。不過,保安局將香港大律師公會、民主黨、外國記者會和Justice四個反對立場鮮明得很的團體意見書,歸類入不能辨明支持或反對的第三類則比較可笑;至於四個基層組織如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和東九龍居民委員會也同樣由不可辨識改成支持,這樣將八個團體的意見分類糾正過來,正反數目剛好打個平手。
《基本法》二十三條關係港人人權和自由,誰也不應掉以輕心,更何況當局是打響鑼鼓要諮詢公眾意見,而且只做一次公開諮詢,白紙草案欠奉,市民欲知詳情,就要待草案刊憲上立法會。在這樣「一切以我為主導」的情況下,除非保安局能做到不出錯、不遺漏,否則怎叫港人相信這是一次真正的諮詢,不是在玩弄數字的遊戲?
由去年當局匆匆推出《實施基本法二十三條諮詢文件》開始,已令人懷疑葉局長是否有不可告人的secretagenda(秘密議程);與北京有協議,要趕在這個立法年度七月休會前通過有關法例,以免夜長夢多。若然不是,為何回歸五年按兵不動,一下子又變得只爭朝夕呢?

糾正「擦鞋仔」心態
最近有消息稱,下周行政會議舉行特別會議後,政府短期內即可向立法會提交藍紙草案,葉劉淑儀昨日也承認於上月十四日已向律政司發出草擬二十三條條文委託書,無論傳聞真假,可以肯定,正式的立法程序已全面展開,意見滙集出了甚麼錯誤,根本不放在局長心上。
這樣的做法,怎令人放心信服?怎令人覺得當局是認真和有誠意去聽取民意呢?怪不得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昨日質疑,究竟是特區政府還是北京當局要求讓保安局局長有權禁制某個與內地有從屬關係的在港組織?陳日君還坦白地說,若然是北京要訂此嚇人機制,就倒不如直接求北京去也。
將意見書正確分類,只是技術上的功夫,二十三條立法,是原則的大問題,局長只懂認錯並不足夠,反省事情為甚麼弄得那麼差勁和令人不安也不足夠,真正的糾正的是寧棄港人利益也要討好北京的「擦鞋仔」心態。至於誰是陳主教口中的「擦鞋仔」,大概港人都心知肚明了。
(圖)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日在立法會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