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之父」高錕創立 年費逾九萬<br>數碼港學校報讀人數遜預期

「光纖之父」高錕創立 年費逾九萬
數碼港學校報讀人數遜預期

【記者譚秀嫺報道】香港的高科技夢想已被珠三角融合所取代,而毗鄰數碼港、由「光纖之父」高錕創立的弘立書院,首輪招生情況也較預期遜色,報名人數只相等於預期人數的「一半多一啲」,但該校發言人堅稱,報名情況仍然「滿意」;該校已獲得某些大財團點頭贊助獎學金。
弘立書院是由小、中學組成的「一條龍」私立學校,每月學費九千五百元,即每年學費高達九萬五千元,屬全港學費最貴學校之一;家長並須在子女入學時購買十萬元無息債券,離校時才獲退款,或每年繳交一萬元建校費,但不獲退款;報名費亦需一千元。

本年只收百五學生
弘立書院公共關係主任張慧兒表示,經濟不景,某程度上會影響該校收生;首輪招生已於上月十五日結束,報名人數略多於預期的一半,該校暫定本年只招收一百五十名學生,但最終收生人數,可因應報名人數作彈性安排。她指出,校長已安排在二月底前面見所有申請人及家長;其後便會展開第二輪招生,直至八月底止。
她表示,該校全無政府資助,若要提供良好教育,目前學費不算貴;該校亦將向一成學生提供獎學金,以資助其全數學費,校方現正積極籌募捐款,希望可增加獎學金名額,一些大財團已點頭承諾贊助。
弘立書院去年公開招生,在名人效應下,反應熱烈,接獲逾千個電話查詢,並一再加開家長簡介會;該校校董會主席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香港大學副校長程介明也是該校校董會成員。校方聲稱課程將打破傳統學校的框框,包括首創在初小引入美國太空總署、麻省理工學院等科技計劃,讓小學生從小接觸尖端科技。

新校舍三年後落成
本年九月開課時,該校將暫借灣仔前摩利臣山小學校舍上課;位於鋼線灣村的新校舍預計於二○○六年才落成。

位於鋼線灣村的弘立書院,要到二○○六年才落成。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