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深夜收看電視新聞,竟看到美國太空穿梭機哥倫比亞號發生意外的消息。穿梭機在返回地球之際,在六萬呎高空解體,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殘骸碎片散落德薩斯州方圓百多哩,意外原因仍有待調查。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早習慣了太空人來往穿梭,忘記了航行太空的危險,這次意外,令人感到深深震驚和無比難過。
哥倫比亞號在降落之前十六分鐘與太空中心失去聯絡,新聞廣播不停轉播事態的發展,包括居民拍攝得的鏡頭,又找來太空科學專家分析推測,討論可能發生了甚麼事,及出事的可能原因,直至穿梭機碎片開始落到地面,這時大家早已心知唯一可能的結論才正式證實。美國總統喬治布殊又一次出現熒幕,向國民宣布這個令人悲痛的消息,使人不禁聯想起九一一事件的廣播情況。
當然這兩件事件性質完全不同。穿梭機遇難,是代表人類為求知所需要的勇氣和堅毅,及可能付出的代價。宇宙探秘,是人類最大的雄心,古往今來,其實付出的沉重代價,遠遠不止空難。科學的第一步是思想,而最初提出地圓的看法的思想家、提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是圍繞太陽運行的思想家,他們都為自己被視為叛道離經的思想,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甚至犧牲性命。
研究科學,探討真相的人都知道,知識是有代價的,鏡頭前的七位太空人何等興奮輕鬆,但心裏都必然充份明白要面對的危險。這種泰然自若的精神,我想正是最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