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調查顯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的民望評分超出政府所有問責官員;而市民對民主、自由、繁榮、安定四大社會指標的評分,雖較去年十月微升,但相對回歸時均下跌,其中繁榮的評分更「一落千丈」。
港大民意網站昨公布於上月二十至二十三日的調查結果,經超過一千名市民評分,李國能的民望較去年十月中上升一點六分,達六十一點三分。據港大上月初有關問責官員的調查,獲得最高分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和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分別只得五十九點九和五十九點四分。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表示,李國能的得分高於所有司長和問責局長,反映市民對司法制度的信心較行政制度高。
最新調查也顯示,市民對本港法治和法庭公正程度的評分同為六點六六分,僅次於自由指標(見表),但法治評分較去年十月下跌零點三一分。鍾庭耀指出,在九九年人大釋法和二○○○年警方以公安條例拘捕大學生後,市民對法治的評分已無法恢復至回歸初期的高水平,政府應引以為戒。
至於四項核心社會指標方面,調查顯示「自由」得七點二分最高;而九七年評分最高的「繁榮」,今次得分最低,只得五點七二分,下跌逾兩分。
鍾庭耀說:「回歸初期數字高企的繁榮指標,五年半來可謂一落千丈,安定指標也下降不少,民主指標則一向平平無奇,反而一向被認為是香港支柱的自由和法治,在市民心中仍然評價甚高,似乎優勢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