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健康的學習環境對學生身心發展有良好影響。中文大學研究發現,學校推行的學生基本健康服務不足,相信與政府未有提供足夠配套有關;但也有學校透過推行健康政策,減低學童自殺傾向。
中大醫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兩年前推出「健康學校獎勵計劃」,鼓勵學校透過推行各種政策,促進學生的個人健康及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現已有七十三家中、小學參與,計劃一般為期三年。
中心最近為參與計劃的十一家中、小學進行評估,發現研究計劃實施一年後,學校一般未能提供全面的學生基本服務,如牙齒保健、醫療室及妥善紀錄學生的健康資料等。
該中心主任李大拔認為,政府過於着重訓練學生的智力發展,未有在學生基本健康服務上提供配套設施。
大部份學生在參與計劃後,自殺傾向、出現自我傷害及性騷擾行為的情況有所減少。
但部份學校在參與計劃前,有逾兩成學生感到絕望,但計劃後感到絕望的人數升至近兩成八。
李大拔說,這是受到社會大環境影響,包括學生對前景感到不明朗,以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提高等。
參與計劃的崇真書院校長張文彪指出,學校現更注重學生健康,例如不售賣魚蛋及頻密清洗洗手間等,但外在環境因素影響政策成效;該校有學生強調自己現時更注重個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