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逢春節,各地廟會都會舉行「神豬」鬥重比賽,神豬的主人會因此帶來好運。今年,桃園縣農夫養出一頭重量跟小象相若、近一噸重的大肥豬,打破桃園的紀錄,昨天出動十多名壯男,才能搬動牠去磅重。而台北縣亦有豬農養出一頭九百多公斤的神豬,不讓桃園的神豬專美。
台灣傳統習俗相信,酬神所用的神豬愈大隻,愈能夠表示善信的誠意,故不少廟會每年的新春祭典,都會舉行賽神豬比賽,參賽農民每每投資數十萬港元飼養一頭肥豬,祈求好運。由於相傳吃了神豬會帶來好運,每年都有大批善信雲集廟會,瘋狂搶購一塊佔了大半都是肥豬油的神豬肉。
已有五十六年歷史的桃園觀音媽賽神豬比賽,每八年才舉行一次,今年定於本周五「大年初七」下午正式為參賽的神豬量度重量,然後即時屠宰,翌日在祭祠的廟會上公布參賽豬的名次。
其中一名參賽的桃園縣農民吳正義昨天為自己飼養的神豬公初次「過磅」,十多名壯漢分站神豬的兩旁,有人拉繩,有人搬籠架,七手八腳弄了大半天,才能把神豬抬到電子秤台上,「秤出」八百六十八公斤。此數字已打破歷年來桃園八庄頭賽神豬的紀錄。
吳正義表示,這幾天還會繼續催谷牠,預計到初七正式比賽當天,神豬會增磅二十多公斤,有望「打敗」其餘的十二頭參賽神豬,奪得冠軍。而附近鄉民昨日也紛紛趕來,摸摸豬頭,祈求好運,並順道為該頭豬公加油。
另外,台北縣三峽鎮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亦於年初八舉行一年一度的神豬鬥重比賽,其中一頭參賽神豬,前日「過磅」已經有九百六十公斤。
據飼養該頭神豬的農民表示,他花了近兩年時間將神豬「谷肥」,秘訣是不只要吃得多,還要吃得有營養,並給牠十足的享受,光飼給神豬吃的小魚乾就多達一噸,目的是要讓牠的骨骼長得夠粗壯。
另外,夏天還要在豬欄中安置氣調,給神豬吹冷氣降溫,而到冬天則要讓牠有暖氣保溫。
該名農民笑稱,這比照顧自己的父母還要費心。
《東森新聞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