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相差六倍 亞太區排首位<br>跨國企業厚待外籍員工歧視港人

福利相差六倍 亞太區排首位
跨國企業厚待外籍員工歧視港人

【記者盧文烈報道】真箇是同人不同命。一項研究發現,本港跨國企業的外籍行政人員,其福利竟然較同一職級本地僱員高六倍,差距之大,在亞太區中排首位。有人事顧問指出,不少跨國企業在聘請高層員工時,不惜以優厚福利招攬外籍僱員加盟,但對於能力不亞於外籍員工的香港人,則存有歧視。

高職絕少聘用本地人
人力資源公司HRBusinessSolutions較早前比較了亞太區十個國家及地區,外籍及本地行政人員的福利差距,發現香港的本地行政僱員受到「最不公平」的對待,他們每月獲得的房屋、交通與子女教育津貼等福利津貼,在折算為現金後,只等於其基本底薪的百分之十五,與同一職級的本港外籍行政人員獲得的福利,相差達六倍以上,福利差距為亞太區之冠(見表)。
該人力資源公司的首席顧問黃淑卿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本港跨國企業在聘請行政總裁、總經理及財務總監等高職時,通常都會在總部抽調人手,或在港物色外籍人士出任,絕少聘用本地職員,而近日便有一間大型跨國企業,指定要招攬一名外籍女性出任公司的人事部經理,本地求職者「免問」。

對本地人英語乏信心
黃淑卿表示,企業為了吸引外籍人才投效,福利條件往往會訂得十分優厚,最終只會對公司經營成本構成沉重壓力。「啲跨國企業成日話本港經營成本高昂,但係造成咁嘅情況,公司負責人本身都要負啲責任。」
她又指出,除了高層職員外,不少跨國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只會揀選在外國留學的畢業生,在香港畢業的大學生多數不會錄用,有關情況正好顯示跨國企業對本地僱員的領導才能及英語水平缺乏信心。
黃淑卿認為,其實香港本身亦人才濟濟,跨國企業的招聘手法明顯存有歧視成份,她建議該些公司在招聘高層職員時,可優先考慮本地僱員,從而減省福利開支。「請人應該以人才為先,唔係以國籍為先,根本有好多本地員工有能力勝任跨國公司嘅高職,只係啲公司唔肯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