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上出現咗好多權威人士,譬如一月二十九日嘅《明報》A6版有一條標題好嚇人,小題係:「政府權威人士警告 影響遠比加稅大」,大題係:「財案不滅赤 聯匯恐即晚遇襲」,至於內容咯喎,自然係為咗加稅、減公僕薪酬做足準備工夫,再睇埋同日《文匯報》,斟酌新聞內容,我哋好容易估到呢位權威人士就係梁錦松。「聯滙」是否即晚遇襲(三月五日晚),大家都唔知,不過如此講法,甚有哄動性,公僕唔肯減薪,就係「香港罪人」嘞,反對加稅嘅,亦要承擔遇襲後果!
問大編輯:「各報都有權威人士,究竟係邊個打邊個?」大編輯話:「根據我啲路邊社非權威人士消息,你可以如此靠估,估唔中唔好賴我,亦唔好鬧。憑消息及經驗判斷,《經濟日報》嘅權威人士可能係馬時亨;《明報》講嘅權威人士可能係梁錦松或任志剛;《星島日報》嘅權威人士可能來自特首辦;至於《文匯》、《大公》咯喎,可以直達天庭,權威人士可能就係最高當局。權威人士當然可以隨時變身,靈活交叉走位嘅,某時某日喺邊一張報紙出現,要靠你個鼻去索咯。」
有權威人士垂注,新聞又係幾易做,勝於大編輯派啲記者周圍撲,搵線索,冇貨交就俾上頭喝。不過要有權威人士睇,唔係咁易㗎,唔friend邊個肯睬你呀,好似《壹》仔咁,斷晒六親,大人物聽見話《壹》仔記者電話,立即唔講嘢,隨即話開會,邊度肯俾你埋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