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暫被「流放」

國際太空站暫被「流放」

「哥倫比亞」號的災難震動全美,雖然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矢言繼續太空探索,但在未查明「哥倫比亞」號失事之前,美國不會展開任何航天任務,由美、俄主導的「國際太空站」計劃,更無可避免受到拖延。
雖然喬治布殊矢言「會繼續太空之旅」,但太空總署在「哥倫比亞」號遇事後宣布,無限期擱置升空計劃,直到查明這次事故的肇因。叫停航天任務,即時受影響的是國際太空站上三名太空人。他們原定下月一日返回地球,但由於向來主要由美國穿梭機載人及物資到太空站,三人勢要延長逗留太空。但太空總署強調:「即使沒有補給,太空站上物資足以讓他們生活到六月底。」
十六國合作的國際太空站的建設亦勢將受阻,因為新組件要由穿梭機送上太空。雖然俄羅斯周日已按原定計劃,發射「進步」號無人駕駛補給船,但定於四月的下次升空可能會取消載人。加拿大和日本都表示兩國太空人要擱置升空,但俄羅斯、西班牙均說航天計劃不受影響,在「哥倫比亞」號死了首名太空人的以色列,則聲稱繼續派太空人參加探索。

物資夠3太空人撐到六月
不過,英國多份報章均指這次意外可能令人類放棄航天事業,《星期日郵報》更引述科學家說:「太空任務幾乎全部可由機械人代勞,沒必要派人上太空」。「哥倫比亞」號的折損,使宇航界再次響起是否應派太空人到太空執行危險任務之旅。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八日,穿梭機「挑戰者」號大爆炸後,總統列根叫停太空計劃近三年,直至八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發現」號再載五名太空人升空為止。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