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號空中爆炸,全國一片愁雲慘霧。不過,美國《洛杉磯時報》周末一篇分析稿的標題是:《穿梭機慘劇令布殊更強勢》。因為,美國另一次國殤當前,美國民意不容兩黨鬥爭,要求團結,美國總統喬治布殊也當起全國「家長」以撫平國家創傷,他在內政和外交上將更加強勢。
就內政而言,喬治布殊政府周一就要公布惹爭議的財政預算案,但在美國民情要團結不要分裂的情況下,華府共和及民主兩黨分析家不約而同指出,財政預算的辯論將變得沉寂。民主黨政治顧問勒漢說:「每當發生這樣的國殤,其他議題基本上要全部讓路。」
同樣,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周三將向安理會展示,中央情報局情報力數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決議發展大殺傷力武器的「罪證」,當哥倫比亞號穿梭機解體令美國重陷九一一恐怖襲擊般的國殤陰霾,反對攻伊的人恐怕難以製造輿論。
雖然發生哥倫比亞號解體慘劇,但美國繼續叫陣攻伊,鮑卿向安理會呈交情報日程不改,《洛杉磯時報》分析就指:「種種迹象顯示喬治布殊會加快對戰爭作出最後決定的步伐。」英國國王學院戰爭研究教授弗里德曼(LawrenceFreedman)接受《蘋果》長途電話訪問時亦說,哥倫比亞號意外對美國軍事戰略不會有影響,美國仍會按計劃動武。
面對美軍壓境,哥倫比亞號的慘劇卻叫伊拉克人高興和興奮地說是真主要懲罰美國人。針對美國威脅攻伊,以及在穿梭機上的以色列首名太空人拉蒙當空軍機師時曾轟炸以色列核設施,伊拉克公務員阿庫雷希說:「真主想證明祂的力量比美國人強大。美國和以色列曾侵略我們的國家,真主為我們報仇。」
《洛杉磯時報》/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