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圈短談:攻伊代價不能忽視

財圈短談:攻伊代價不能忽視

近日伊拉克局勢緊張,使到投資者不敢入市,美國杜指一度跌穿8000點支持,扭轉了華爾街自12月底以來的升勢。
不過,市場對打仗似乎有點反應過敏,實際上,美國不論在政治或外交層面都未完全準備好開戰,加上1月29日聯儲局宣布維持利率不變,投資者便認為格老等人沒有改變自去年11月以來對經濟前景的評估,即暫時毋須再減息去預防美國經濟轉弱,美股也找到支持,曾重上8110點。
布殊向國會發表上任以來第2份國情咨文,由於被認為是戰爭或和平的晴雨計,順理成章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在演說中,布殊雖沒有向伊拉克宣戰,又或者透露攻伊的時間表,但一提到伊拉克,仍是一貫的「牛仔」語氣,指摘侯賽因是邪惡的獨裁者,並指兩伊和北韓的「非法」政權正尋求以核子和生化武器危害美國和世界的安全,更提到本周三鮑威爾將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的新證據,誓言如伊拉克仍不合作,將發動聯軍去解除其武裝。
雖然有民意調查顯示,布殊演講後支持攻伊的美國人增加了大約一成,但仍有不少有份量的人士持保留態度,除42名諾貝爾得獎者聯署反戰聲明外,上次攻伊的指揮者、「沙漠風暴」行動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將軍(N.Schwarzkopf)更公開質疑美國攻伊的理據,而代表民主黨回應國情咨文的華盛頓州長駱家輝,雖原則上支持布殊,但又認為美國需回應盟友的要求,證明侯賽因是個全球的問題,才能找到出兵的理據。

伊軍反抗力不容低估
面對國內外的眾多反對聲音,布殊內心也許會認為沒有911的切膚之痛,其他國家當然會對此諸多挑剔,因此不會改變他最終攻伊的決心。但戰爭耗費過巨(估計達數百至1000億美元),以及國內不團結卻可能使美國陷入另一場越戰危機,其殺傷力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伊拉克的反抗能力也不容低估:侯賽因手下仍有完整的幾十萬大軍,不是烏合之眾的阿富汗塔利班可比。一旦開戰,雖然估計伊拉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公開使用生化武器,但肆意破壞本土、科威特,甚至沙地阿拉伯油田的可能性卻不容忽視──上一次科威特油田大火救了9個月,這次美國又打算用上多少時間?如果油價因此而飆升上50美元,則全球經濟又要付上多大代價呢?
在送馬迎羊之際老講打仗似乎不太好,但又不能不提。巧合的是上次波斯灣戰爭也發生在羊年,歷史上的羊年也多動盪,希望今年可以例外。「羊」在古字中也等同於「祥」,當此新春之際,謹祝願世界和平、如意吉祥!並希望香港和世界經濟前景一年比一年強!
姚遷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網址:frederick-tayl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