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從朋友處借來《台灣:苦悶的歷史》一書,由王育德所著,在六○年代出版,是由台灣人角度看台灣的歷史,最早宣揚台獨思想的書,香港不知是否禁書。
土地、民族、主權、國家這些東西,千百年來為人類帶來災難紛爭。台灣是否有權獨立,問題太複雜,不是這篇小文章所能討論,筆者只是「別有用心」地談一些看法。
原來中原地方的政府從來不重視台灣這片化外之地。與美洲相對於歐洲一樣,這是只早年最貧窮移民的新天地。鄭成功帶幾萬人渡海趕走荷蘭人之時,台灣只有十萬人。清朝只想要回台澎金馬,不想要台灣,康熙向鄭經招降之時,曾建議說:「台灣本非中國版籍,足下父子自闢荊榛,且睠懷勝國,未嘗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彈丸地。不聽田橫壯士逍遙其間乎。」原來康熙是第一個分裂國家的罪人。
在台灣千里之外的甲午戰爭戰敗,清廷不肯割讓遼東半島,卻輕易答應割讓台灣,因為不在乎這個類似殖民地的省份,台灣人卻不答應,成立了一個只有幾個月時間的「台灣民主國」,並曾武裝抵抗日本人。這時台灣人口約二百五十萬。中國曾經正式放棄主權的地方,人民難道無權獨立?
換個角度看,台灣人只是由大陸移民台灣的移民,對於為數幾十萬的本土高山族人,中國人全都是侵略者。歷史是客觀的,如何演繹卻是據主觀利益為依據。可笑的是被迫臣服在中共專政之下的香港讀書人,民主派,只敢跟在專政者的口徑之下叫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份,從不敢質疑其合理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