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劉德華那個電視訪問節目,好看。劉德華即興寫的字,難看。那個「福」字,寫得實在「福」「禍」難分。
「福」字的行書,要左右兩邊都寫出神韻,正好比要把《無間道》裏劉德華那個亦忠亦奸的卧底角色演得有血有肉,哪能就憑一朝一夕功夫。要拿起掃帚柄那般粗細的毛筆來寫,我看還得叫哈利波特施術幫把手才行。
中國人一年裏都愛寫「福」字,寫得最勤該算春節。在紅紙上寫好了,就把它倒貼在大門上,討個好彩頭。原來清代皇帝都愛寫這字。打康熙開始,每年十二月一日,皇帝就在內廷用御筆大書「福」字。寫下來的第一個,便掛在乾清宮正殿。雍正更寫「福」字贈內外大臣。
十二月是年中最後一個月份,誰都想驅魔辟邪,送舊迎新。所以不早不晚,在臘月寫「福」字祈福,挺有意思。乾隆還在寫字前,先到闡福寺拈香。同治倒不光寫「福」字,還另寫「囍」、「龍」、「虎」等字。光緒則每年都寫「福」「壽」字贈慈禧。
慈禧老興不淺,在六十七十歲做壽時,也寫「福」「壽」字贈給大臣,由人代筆或先在紙上打好了字模,她可比劉德華聰明多了。但哪怕寫得不成樣兒,誰又敢說老佛爺書法不好?除非連「福」帶「壽」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