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容易又新春,過去一年,一眾善長無懼經濟寒霜,充份發揮同舟共濟精神,扶助身處經濟困境的弱勢社群,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去年共收善款一千六百多萬,逾萬人受惠,這個數字代表基金努力的成果,亦是香港人的驕傲。
縱然本港去年經濟未見復甦,惟善長捐款卻未見「手軟」。○二年,基金處理的個案多達三百七十宗,其中無力殮葬及緊急援助個案合共一百四十宗,撥款約一百二十萬元,撥款總數較去年上升約四成,反映弱勢社群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其餘為讀者指定捐款的受惠個案。其中一個受惠個案,是年紀小小便已失去父愛的李氏姊妹阿惠和阿菁。
「希望蘋果日報嘅善長仁翁個個身體健康,大家生活得開開心心、新年快快樂樂,好多謝你哋幫助,多謝晒!」七歲的妹妹阿菁手執心愛的卡通米妮向讀者拜年。而身旁的九歲姊姊阿惠亦揀了小熊維尼的卡通揮春笑瞇瞇地說:「恭祝大家身體健康、大吉大利。」
李氏姊妹的父親李官鳴在港原職玉器小販。月前,父親因病猝死,三母女來港奔喪,李太無力繳付殮葬費,更三餐不繼,境況堪憐。
蘋果基金即從「殮葬專戶」撥款五千元,助李太殮葬亡夫。孤寡三口後獲讀者捐款三萬八百三十元,令生活得以改善。
「冇諗過登報紙之後,會有咁多善心人士伸出援手,𠵱家細路返學有錢買早餐食,而剩番嘅錢全部都會留起畀佢哋將來讀書用。」四十七歲的李太說。
另外,政府財赤升級,導致不少依靠政府撥款的社會服務機構面臨被削減資源的困境,很多計劃被迫叫停。蘋果基金去年撥款約一百五十萬元,為三十六項社會服務計劃大開綠燈,撥款總額比較去年飆升近四倍。其中包括香港聖公會基愛大坑東社區發展中心「安居樂業社區互愛計劃」,獲撥款約三十一萬元,聘請失業工友幫助弱老裝修遷上新居。
被喻為社會未來主人翁的學生,亦是蘋果基金主力關顧的一群,基金去年透過「助學金專戶」撥款十四萬餘元,共有三十位成績優異的窮苦學生成為助學金得主。
基金去年亦籌辦不少大型慈善活動,包括寒衣送暖行動、端午贈糭、中秋贈月餅,及與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於本月初舉行一連兩天的骨髓驗血行動,共有二千三百多人登記成為捐贈者,為全港二百多名等候骨髓移植的血癌病人帶來希望。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