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肯做 香港餓唔死人」<br>落難富婆外賣靚湯翻身

「只要你肯做 香港餓唔死人」
落難富婆外賣靚湯翻身

在春回大地的日子裏,有這麼一位從人生高峯墮下的小婦人,抹去一臉塵土,嚷着新年會更好。她曾經不加思索就一擲萬元買一件皮草做闊太,然後落泊到每小時只收五十元做鐘點女傭。這位小婦人的新年願望,是新開張的靚湯外賣生意愈賺愈多,然後邀請教人煲湯創業的財政司司長梁錦松,給她的未來新店子剪綵和喝采。 記者:蔡元貴

她叫阿Ann,每天早上十一時出發,拖着載滿二十壺熱湯的手推車穿街過市,先去香港電台,再去又一城、廣播道、浸會大學、科技大學。Ann自幼就是嬌生慣養的千金小姐,雙手本來滑得吹彈得破,如今手掌都因為天天拖着手推車而變得又厚又腫。
Ann和丈夫張先生都是成衣業出身,張先生本來在港設廠。八十年代末期,工業大量北移,張先生面對大陸廠商的競爭,生意江河日下,適逢一位外資廠商在上海設廠,游說張先生北上替他打理業務,張先生毅然接受,與Ann一同北上打天下。

望開舖邀請阿松剪綵
那是羨煞旁人的風光歲月,他們有三個工人,一個負責湊仔,一個煮飯,一個打掃,出入有司機,「我哋兩夫婦食公司嘅、住公司嘅,每月幾萬蚊收入全部淨袋,着皮草,一套衫過萬……」
直至九六年,張先生眼見香港形勢大好,碰巧兒子年屆求學之齡,加上上海工業發展一度回落,張先生遂毅然返回香港。夫婦兩人於九六年回港後賣掉樓盤,套現二百萬元,然後在樓市顛峯期買下青衣豪景花園,每呎五千元,「初頭炒股票炒得好順利,真係坐喺度識㩒掣就賺到錢,但係到咗九七年尾,股票炒燶咗,冇咗三百幾萬。樓價又開始跌,最後我哋將樓盤放埋。」張先生的收入每下愈況,Ann不得不努力掙錢幫補家計。

由八百呎的青衣高級住宅搬到三百呎的荔景邨公屋,Ann踏入了人生的轉捩點。她要在深淵中爬起身,Ann先後學過英語、中文電腦、穴位按摩、家務助理等課程。其間她找過工,失過業,做過鐘點女傭,「夏天間屋成攝氏三十八度,熱到生熱痱,嘴都腫埋,我對潔廁劑又敏感……點解以前咁風光,𠵱家要洗廁所?有時返到屋企會一個人喊,我唔敢畀老公知。」
至去年任職鐘點女傭其間,不少僱主都問她會否煲湯,Ann發覺外賣靚湯需求殷切,剛巧任職大廚的表哥失業,又記得阿松鼓勵市民煲湯創業,於是就與表哥及一名友人合資成立了「清心湯」,外賣靚湯。創業三個多月後的今天,「𠵱家我哋每日出到二百壺,希望生意愈做愈好。我好希望今年之內可以開到間地舖,到時我哋一定會邀請阿松嚟剪綵。」

與夫患難中增進感情
驀然回首,Ann發現自己的人生路雖然崎嶇,卻愈走愈快樂,「好多人慘過我,我只不過係冇錢,冇錢咪慳啲使囉。只要你肯做,香港地餓唔死人嘅。」Ann沒有怨天尤人,「生命係自己選擇嘅,唔係人哋揸槍指住你炒股票炒樓。我冇覺得我失去咗啲乜,錢之嘛,冇咗可以搵番。由管理階層變咗做勞動階層,絕對冇壞咯!我同老公患難中感情更加好,我𠵱家活得更開心,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