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把靜空法師當偶像了,法師講《金剛經》,是澳門電視台最好的節目;節目在晚飯時間,遇上了,總一動不動坐在木長椅上看完,清了心,再去療飢,消化得份外好。
這天,講到觀音菩薩腳下和屁股下的蓮座,「為甚麼總跟這蓮座連在一起?站着坐着都是這蓮座,不麻煩麼?」法師問。
問得真好,問出了我的疑問:為甚麼不是一間屋,一輛車,一雙雪屐?原來只是一種「表相」,一個象徵:蓮,根在污泥裏,是「染」;莖在清水裏,是「淨」;花,離開泥和水,離開染和淨,意思是:「染淨皆忘」,「染淨皆不住」。
染不能住,淨也不能住,完全沒有執着。染,惡俗臭穢的環境人事,我們敬而遠之;淨,清雅高潔的環境人事,同樣要敬而遠之;六凡要遠之,原來四聖,也要遠之。執着淨,就瞧不起染,自覺是高人聖人,就要對下人俗人不按自己「崇高信念」過活的人諸多打壓。能染淨皆忘,沒有分別心,就不會滋生假道學、偽君子和病態教徒;執着淨,住於淨,比住於染的沉淪和墮落,更可惡。
為甚麼不能「住」?這個「住」字,我以為解作「執着」,原來住就是住,是住陋屋,住豪宅的住。「不能住,是因為你住在五樓,住了,就不能再住六樓、七樓……就不能再有進境了。」法師說。
我們不但執着於既有的權名財富,有時候,還會執着於「境界」;到了這個境界,覺得風光獨好,就不想動了,住下來了;於是,任由樓上人在我們頭上走來走去,不斷發出噪音惡聲。
一言驚醒夢中人,這屋不能住了,該搬到樓上的樓上,每夜凌晨三點鐘,都給目前樓上這人渣一記旱天雷,讓這一戶全沒公德心的大小不良夜不能眠,白天過馬路讓泥頭車撞死。阿彌陀佛,我怎麼又犯了嗔戒,變得殘忍?住而不住,更上一層樓,但我佛慈悲,到了樓上,樓上更有自私窩囊廢,那怎麼辦?仍舊不能住,仍舊往上超越。俗世修行不容易,因為人,總不像人,在人群裏太多煩惱;煩惱,即菩提;但菩提是甚麼?菩提,簡單說,也即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