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汽車(1114)的產權問題餘波未了,儘管百慕達最高法院已發出禁制令,而有關的收購建議則繼續進行,使華晨股價顯得相當反覆。
華晨的控制權擾攘多時,自去年11月中遼寧省政府表明意向收購後,股價已開始上升,至上周已達1.95元,升幅已達1倍,市場認為控股權解決,偏重於業務性方面衡量,至於只以每股10仙提出全面收購,惹來若干不滿,仍未影響走勢,隨着市場看好中國汽車業,華晨的表現更受刺激。
去年中國汽車銷量大增,預期市場需求仍大,由於進口汽車關稅在按年遞減,國內汽車曾一度減價,而國家為免汽車過量生產,造成價格戰,將收緊汽車生產投資項目的審批,消息抵銷減價的影響,汽車股價繼續上升。
華晨現以生產輕型客車為主,去年銷售65000部,亦生產中華牌轎車,去年銷售8000部,由於輕型客車並不吃香,去年亦有過減價戰,中期業績已下降達40%,預期全年盈利也減25%,每股盈利18仙,只是一般。
管理層表示,今年輕型客車銷售目標為70000部,而轎車銷售目標為30000至35000部,前者增幅不大,後者將增3倍以上,由於今年轎車至今定單已達8000部,上述目標相信可以達致,以此估計,則每股盈利可增至25仙。
華晨與寶馬的合作,已獲中央批准,正待申請各項必需牌照,華晨與寶馬組成合營公司,可望於今年第4季投產,估計年內產量只是4000部,而設計產量為年產30000部,估計寶馬3系轎車售價約30多萬元。
今年增長主要倚賴中華牌轎車,明年及以後將由寶馬提供良好貢獻,寶馬為高檔汽車,相信國內需求頗殷,經營效果遠勝於中華牌,市場對此憧憬,並不為過。
目前的形勢,原先是累積升幅大的調整,其後則受股權問題而出現相當反覆,成交大量,沽貨及接貨都多,沽家可能是對訴訟存戒心而回吐,買家可能是趁低吸,跌至1.65元,已由高位回落15%。以今年展望及對寶馬的憧憬,股價似可看好,而訴訟問題的影響則難估計,看來股價仍將反覆。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