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專題:<br>新年醒酒大法讓你揸車揸得更安心

汽車專題:
新年醒酒大法讓你揸車揸得更安心

每到農曆新年,唔少家庭晚間都會有節日聚會,期間難免會飲些少酒,酒後駕駛固然會觸犯香港交通法例外,但如果飲得太多,就算你當晚唔揸車,到第二日起身駕車去拜年,都可能仍然受到酒精影響而感到頭痛,並難以集中精神駕駛,實在對自己、乘客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嘅安全構成威脅。有見及此,今日我哋就教大家一啲醒酒提神嘅方法,另外又會提醒大家邊幾類藥物,服食後不能駕駛等等,務求令大家可在農曆新年期間,能夠安心地駕車出外拜年。
記者、攝影:黃凱穎
ImageGirl:Margreat

飲酒前準備
酒後駕駛會違犯香港交通法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酒醒後,好多人都會出現頭痛或精神難以集中等現象,而呢類情況會影響駕駛者嘅直接反應,容易會因此釀成意外,故此如果要減低酒醒後嘅副作用,喺飲酒前就應有一定嘅準備。香港特區中醫院嘅黃子瑜醫師指出,飲酒前或飲酒時都可以配合一啲花類嘅中藥,去減低酒精對身體嘅刺激;但此舉最多只能解去一半嘅酒精,而且重要視乎所飲嘅份量而定。

花旗蔘茶簡單又有效
黃醫師又話,最簡單嘅方法就係響飲酒前,先飲一啲花旗蔘茶或葛花茶,呢類茶能有助解去部份酒精外,亦能大大減低酒醒後嘅副作用;另外飲酒後亦可用桑椹子同葛根煲水,呢兩種中藥嘅解酒能力比花旗蔘茶或葛花茶重要高,但方便程度卻較低。另外,如果睡前出現頭痛難以入睡的話亦可加入酸棗仁,因酸棗仁有安眠作用,從而令你「有覺好瞓」。

果汁亦有解酒作用
飲酒時食生果都係非常好嘅解酒方法,其中柿子、西瓜、柚子同香焦最能解酒;但食生果解酒只能於飲酒時適用,酒後食用可以話無乜幫助。相反,籮蔔、綠豆、扁豆、竹筍同蜂密就可在酒後食用,作用亦能解酒同減輕血入面嘅酒精濃度,若果第二日起床仍有頭痛等酒後副作用的話,呢啲都係最佳嘅醒酒食物。

車上放置中藥香包有助提神
若果要駕車時提起精神,不妨在車廂中放置一個中藥香包;呢種含有艾葉、木香、檀香及九菖蒲嘅香包,經已有好耐歷史,古時多數將香包放喺小朋友身上,有僻邪同提神功能。其實檀香同木香有鎮定安神功能,而艾葉則可消毒,九菖蒲亦有助集中精神,所以響車上放置一個香包,揸起車上嚟人都會精神啲㗎!

食糖水都要小心
各位車主駕車出外拜年,亦要留意自己會否對某些中藥敏感,當中最多人中招嘅會係白果,因為白果本身有微毒,敏感人士會有嘔吐、腹痛、發熱等現象,而對於一啲未處理好嘅白果食物,食後可能會有昏迷、恐懼,甚至係驚叫等現象。黃醫師指出,有部份人食完白果糖水之後,駕駛時會有不能集中精神嘅情況,甚至係肌肉抽蓄,而直接影響到駕駛車嘅駕駛動作㖭!
除此之外,中藥中嘅洋金花同烏頭毒類(附子、天雄、川烏、草烏、烏頭)都會直接影響駕駛者嘅精神及情緒,故此駕車前亦不能服用呢類中藥。

11種西藥有礙駕駛
有好多車主喺放假期間,都會準備定一啲藥物以備不時之需,但其實好多藥物都會影響到駕駛者駕車時嘅反應;家庭醫生關嘉美指出,會影響駕駛嘅藥物有好多,包括抗敏藥、止嘔藥、止痛藥、安眠藥、抗抑鬱藥、降膽固醇藥、胃潰瘍藥、糖尿病藥、焦躁症藥、高血壓藥及軟性藥品等等,呢幾類藥物會影響駕駛者嘅視覺,而且重會令人有昏昏欲睡嘅感覺,因而令駕駛者反應變慢。關醫生又表示,一般嚟講服食藥物最少半日後待藥氣散去才可駕車,但安眠藥藥力較強,服食後12小時都不適宜駕駛。

唔想咁醉最緊要飽肚
關醫生話飲酒前最緊要飽肚,因為飽肚後飲酒可以令腸胃減慢吸收酒精速度,飲用大量清水亦能沖淡身體內嘅酒精濃度,而飲酒後或第二日睡醒後,可飲一啲清茶以助解酒;但若果飲得太多酒的話,就算第二日醒來都唔可以駕駛。

解酒的謬誤
關醫生話好多人會以為駕駛時不能集中精神,可以食一口煙提神,但食煙只能令你有「High一High」嘅感覺,故此只係治標不治本嘅方法,而且對解酒更係全無作用;若響迫不得已時要駕車的話,可飲用大量濃茶、咖啡或大量凍水,此舉能有助提起精神。而市面上有售嘅解酒藥品,關醫生表示雖然唔太清呢類藥物嘅功效同原理,但可以肯定呢類藥物不能去除酒精對身體嘅影響,就算響酒後服食呢類藥物,都不應該駕駛車輛。

酒後駕駛屬刑事罪行
若警務人員懷疑車上司機酒後駕駛,係有權要求該駕駛者接受呼氣測試,如呼氣測試報告顯示出駕駛者體內嘅酒精比例(如下表),超出法定限度的話,則必須另外進行呼氣、血液或尿液檢驗;一經定罪,初犯者會被扣10分,或可能會喪失駕駛資格(停牌時間長短由法庭決定),再犯者更會被吊銷駕駛執照(2年或以上),以及嚴重者最高罰款$25,000同監禁3年(駕駛者如無合理理由拒絕提供呼氣、血液或尿液樣本檢驗,亦會受到同樣懲罰。
由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起,駕駛者嘅法定酒精限度為:
每100毫升血液內含50毫克酒精;或
每100毫升呼氣內含22微克酒精;或
每100毫升尿液內含67毫克酒精
任何駕駛人士如被發現體內酒精含量超出法定限度,將會被起訴。

資料來源:香港運輸署